淺談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
摘要: ——班主任工作中存在問題的探究與解決之道張 亞 要管理好一個班級,尤其是農村小學的班級,班主任工作非常關鍵。我的輔導老師曾說過“有班主任在,學生能做好,這個班主任基本合格;班主
——班主任工作中存在問題的探究與解決之道
張 亞
要管理好一個班級,尤其是農村小學的班級,班主任工作非常關鍵。我的輔導老師曾說過“有班主任在,學生能做好,這個班主任基本合格;班主任不在,學生能做好,這個班主任很優秀;可是,如果班主任在,學生仍不能做好,那么這個班主任無疑是失敗的”。
《中國教育報》對班主任工作的職業自信調查顯示:小學教師認為自己完全勝任的占55%,基本勝任的占40%,勉強和不勝任的占5%;對班主任隊伍的評價:小學教師認為總體素質很高的占4%,比較高的占32%,基本適應工作需要的占61%。而在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憂慮性遠比班主任工作的樂觀性明顯。這不得不引發農村小學管理中對班主任工作的探究。以我校及周邊幾所小學為例,我發現班主任在工作中顯得較為被動,效率顯得不足,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
一、社會環境因素
1.作為農民的孩子,學生一般不夠自信,有些甚至產生自卑、抑郁的心理。班主任不僅要管理教育學生還要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工作強度與難度無疑加大。
2.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拓寬了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學生學得的知識多且雜,使其成熟較早。班主任除卻授課,更要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以一敵“百”,且“百”變無窮,難免讓人身心俱疲。
二、農村學生本身的問題
1.農村大多數人小學或初中畢業就出外打工,受父母影響,農村學生對未來沒有系統的規劃,對什么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使班主任“進退兩難”。
2.一部分學生認為,他們的學習資料與城里孩子相差甚遠,放學還要幫家里干活、照顧弟妹,用來學習的時間少,成績自然比城里的孩子要差,將自己的差成績“合理”化。
三、家長的問題
1.給予學校與老師盲目的信任和依賴。大部分家長認為自己是農民,沒讀過幾天書,教不了孩子,就把孩子全權托付給老師,忽視了老師需要面對幾十個學生,不可能每個學生都顧及到的問題。
2.一部分學生的家長常年外出打工,把孩子交與爺爺、奶奶照顧。老人對孩子過分溺愛,只在意吃飽穿暖,其他什么都不管,也管不了。加之外出打工的父母一年很難回幾次家,父母與孩子之間感情疏遠,使生性敏感的孩子孤僻、不合群、焦慮自閉。
3.一部分沒有出外打工的學生家長,除了農忙季節在田間勞作,空閑時打撲克、“砌長城”等,給孩子起了“反作用”。
四、班主任自身的問題
1.農村環境惡劣,使一部分農村班主任專注于自身發展,想法逃離,相對地,花在研究教學方法、關心學生的時間就減少了。
2.農村小學老師數量少,課務量大,班主任上的又是語文、數學這些主科,連帶還要教所有副科。以我自身為例,每周至少要上5節輔導課和18節語文課。工作量大,難免顧此失彼。
3.“三怕”。一怕安全事故。二怕接手后進生。三怕嚴管學生。有些家長請求老師嚴格管理,甚至動手打都可以,也決不會因此而找老師的任何麻煩。可老師真留孩子“開小灶”,家長卻心疼。
4.一些農村地區小學班主任年齡偏大,思想陳舊,創造性低,管理方法簡單。而剛上班的老師又太過年輕,經驗不足,管理能力有限。
面對如此多的問題,如何做好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已成為教育工作中必須正視的問題之一。面對困境,到底應如何破解呢?結合自身近三年的實戰教學經驗,及對周邊教師調查了解到的情況,我認為:
一、業務水平方面
1.以師為榜樣,工作要有示范性
小學生易于效仿,班主任的舉止言行對學生來講將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作為班主任,加強師德修養,要時時處處給學生以關心啟迪和示范引領。這樣學生就能將老師作為榜樣和楷模,同樣,對老師的教誨也就樂意接受。
2.開展培訓,促進班主任成長
除了依靠自己在實際的班主任工作中總結經驗教訓外,班主任接受專業培訓是必須的,重點是立足校本培訓,積極拓展校外培訓。培訓方式可以是:講座、報告、觀摩考察、經驗交流、案例分析、行動研究、反思研討、班主任沙龍、讀書活動、主題班會、綜合實踐活動、網絡培訓、校園論壇、脫產進修、高層次的深造以及心理健康輔導等。
3.“以老帶新”,充分發揮骨干班主任作用
在校內實施“以老帶新”、“以副促正”制度,切實發揮老班主任、副班主任的作用。同時組織優秀班主任外出學習,再由這部分優秀班主任將學習經驗帶動到整個學校的工作中去,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
二、教學實踐方面
1.要尊重學生,嚴愛相濟
歌德有句名言:“教師如果征服了學生的心,其形象就如天空的星星一樣在學生的心中發光。”作為一個教師,應“以人為本”,尊重每一位學生。被尊重是學生內心的需要,是學生進步的內在動力。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學生一旦體會到師愛,就會自然地快樂地接受教師對他的教育。
2.允許學生犯錯
“在老師的眼里,沒有壞孩子,只有犯錯誤的學生。”作為教師,我們在教書育人時應該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學生,應該樹立允許學生犯錯誤的教育觀念。誰能永遠是對的呢?
3.要善于發現學生優點,藝術地批評不足之處
鼓勵學生的優勢充分體現在它能給學生奮發向上的動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而小學生更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這對他們不僅是一種榮譽的享受,更能增強他們的勇氣和力量。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學生犯錯在所難免,老師在處理問題和批評教育時,要注意方法,要藝術地“評”。可集體輿論誘導評,對敏感問題要悄悄評,使有問題的學生在接受教育和感染熏陶的過程中養成自覺改正缺點的心態和行為。
4.針對學生情況,因材施教,疏導心理問題
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學生的心理素質各不相同,要有效地對每一個學生實施教育就必須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對性情暴躁者,要以柔克剛;對于性情自卑者,要暖其心,動其情;對品學兼優的也要“重錘敲”。只有這樣,班主任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才算是牽住了學生的“牛鼻子”。
5.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農村由于地理條件的限制,資源的短缺,開展的集體活動相對較少,學生集體觀念淡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創造性地創設情境,開展豐富多彩的班集體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發展,形成懂得尊愛他人、團結互助等優秀品質,增強集體觀念和凝聚力。
6.做好家訪,召開談話式家長會
家訪是學校、家長、學生聯系的紐帶,做農村小學的班主任老師,家訪就得走村串戶。在家訪時,給家長灌輸一些現代教育理念,讓家長知道該從哪些方面教育孩子,怎樣教育孩子,怎樣與老師配合,共同幫助學生在家在校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發展健全、健康的人格。還應該適時召開談話式家長會,使家、校、生三方透明化,“互通有無”。取得家長的全力配合,更利于班主任工作的開展。
三、精神、物質生活方面
對于農村小學班主任,在評選各類先進、確定各項榮譽稱號時,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班主任,使其覺得付出有所值;選拔骨干教師、競聘中層干部時,給予班主任更多關注,盡可能讓班主任脫穎而出,真正確保同等條件下班主任優先。在經濟上,提高班主任獎勵性績效工資的比例,增加考核力度和次數,讓班主任和非班主任在收入上的差距拉大。
(作者單位:確山縣留莊鎮黑劉莊小學)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