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電視新聞評論的特點
摘要: 張 劍 電視新聞評論是電視臺就當前重大問題或有典型意義的新聞事件發表看法、做出議論、解析和推斷的一種節目形式。可以說,新聞評論是導向、是號角,它代表了編輯思想和輿論導向,是一個臺節目整體水平
張 劍
電視新聞評論是電視臺就當前重大問題或有典型意義的新聞事件發表看法、做出議論、解析和推斷的一種節目形式。可以說,新聞評論是導向、是號角,它代表了編輯思想和輿論導向,是一個臺節目整體水平的體現,所以各主流電視媒體都非常重視這種體裁的發展。本文對電視新聞評論的特點做簡要的探討。
一、電視新聞評論的基本屬性
首先,電視新聞評論屬于評論性新聞的一種形式。老一輩新聞工作者鄧拓說過:“社論是表明報紙的政治面目的旗幟,報紙必須有社論才具有完全的政治價值。”如果說社論是報紙的旗幟的話,電視新聞評論則是電視的旗幟,如果電視臺不善于運用新聞評論,不精心組織、撰寫、采編、制作評論性節目,就難以滿足社會需求,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它是通過媒體產生的一種對新聞加以深入并向受眾闡述重點問題及言論的一種新聞欄目。
其次,電視新聞評論是一種有述有評,評述相間的報道形式,評述中的評是編輯部和記者對事物和事件直接的評判,是褒貶論理的一種方式。中央電視臺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將《觀察與思考》改版為《焦點訪談》后,90年代中期又創辦了《新聞調查》,輿論的力度進一步加大,厚度進一步增強,涉獵的范圍更加廣泛。
最后,電視新聞評論與現代傳播技術相結合產生立體效應,與平面媒體相比,更具感染力、表現力和說服力。
二、電視新聞評論的優勢
1.評論的形象化。電視新聞評論的畫面是最具視聽結合的形式,電視新聞評論以典型的畫面展示人的思想、行為或事物的表象與特征,以連續畫面展現人物或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成功的畫面,不僅可以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而且可以產生強烈的感情沖擊力。
2.評論的直觀性。電視新聞評論不以理論分析見長,它把證論的過程交給畫面,把事物的因果聯系、正確與錯誤的評判標準及過程展示給觀眾,有些電視評論甚至不作出明確的結論,多通過畫面、記者的提問、對話與節目中的人物來直接回答,形象化地解讀深層次的思考。
3.評論的親和力。傳統的評論總喜歡擺出一副講大道理、教訓人的姿態。而電視新聞評論則不然,無論是主持人、嘉賓、記者、事件當事人,上了鏡頭,就是面對面的交流。這在無形中拉近了新聞評論與觀眾的距離。電視新聞評論的親和力還體現在對人性真善美的展示上。央視的幾檔評論專欄——《焦點訪談》、《面對面》、《新聞調查》等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對弱者的同情,對大眾的摯愛。
4.評論的真實感。電視新聞評論的真實感來源于現場的再現,它的功夫更主要不是在筆下,而是在手上、腳上和嘴上。無論是專欄還是編前編后,它都是依托于對現場新聞事件的記錄,使觀眾產生身臨其境感受。通過對現場的再現,把人物的言行舉止、面部表情、事件的發展過程,都真實地呈現在觀眾面前。觀眾可以根據畫面和聲音來完成評論的過程。
5.評論的影響力。電視臺對新聞評論越來越重視,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其影響力在不斷擴大。現在“獨家新聞”,已不僅僅是指搶到了新聞的“第一落點”、“第一時間”,更是要做出“第一評論”、說出“第一句話”。
三、電視新聞評論的劣勢
1.選題狹窄,存在庸俗化傾向。比如,現在一些年輕人為了出名,在互聯網絡上故做驚人之舉,少數商業機構為了達到商業目的,扮演幕后推手的角色。電視臺把那些千奇百怪、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所謂網絡名人邀請到演播廳,讓他們當眾出丑,以此來提高電視節目的收視率。“拜金女”馬諾案例就是實證。
2.模式單一,克隆現象嚴重。這使得此類節目單一、刻板,如果再加上題材的平淡無奇,評論的空洞無物,更讓觀眾覺得乏味。
3.炒作舊聞,實效性不強。在地方臺的某些新聞評論類節目中,一個事件發生一段時間之后,相關的新聞評論才與觀眾見面,大大削弱了節目的可視性和吸引力,這首先與題材有關。非事件性報道本身的新聞性不強,如果沒有找到一個好的切入點,就會使節目新聞性不強的缺憾一目了然。
由此可見,電視評論有其自身的特點,優劣互現,要不斷放大其優勢,縮小其劣勢,不斷把電視評論做大做強,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服務。
(作者單位:駐馬店電視臺)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