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地方電視臺新聞節目質量的構想
摘要: 宋玲 電視新聞是各電視臺所有自辦節目中的主體,是標志性的節目。新聞節目的好壞,不僅體現在各個臺業務水平的高低上,更關系到電視這個新聞媒體能否在群眾中發揮好權威性和導向性的作用。換句話說,電視
宋玲
電視新聞是各電視臺所有自辦節目中的主體,是標志性的節目。新聞節目的好壞,不僅體現在各個臺業務水平的高低上,更關系到電視這個新聞媒體能否在群眾中發揮好權威性和導向性的作用。換句話說,電視新聞節目的內容,能否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將直接影響節目的收視效果。下面筆者談一談如何提高地方電視臺新聞節目質量的初步構想。
一、電視新聞的特征應該是短、新、快
電視新聞是利用圖像和聲音向公眾報道新發生的重要事實。在現代生活中,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觀眾越來越渴望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獲得盡可能多的新聞信息。因此,電視新聞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短、新、快。
那么,作為地方電視臺的觀眾,他們除了需要通過收看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節目,較全面地了解國內、國際當天和近日發生的主要新聞外,往往對于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新聞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這就需要通過當地的電視臺收看地方新聞。觀眾對于本地新聞,甚至可以公開發表自己的意見。事實上,觀眾的這種需求,為辦好地方臺新聞節目創造了一個其他電視臺所無法替代的優勢。
二、采訪中應抵制粗、長、假等弊端
在地方電視臺新聞節目的采制過程中,要遵循新聞規律,抵制新聞采訪中常見的取材粗、文章長以及采訪中造假等弊端。粗,許多好題材,由于記者在采訪、寫作上把握不準,使新聞原本的主題不能進行充分展示,對新聞處理得比較粗。長,就是指一些新聞稿寫得過長,由于一些記者沒有好好采訪,往往稿件寫得不精煉、拖泥帶水。新聞采訪中還要避免“造假”。一些記者在采訪中弄虛作假,以達到自己稿件上所需同期聲的目的。例如:某記者在采訪某單位職工時,他所提的問題除根據自己要報道的內容來完成外,還需要通過一段現場同期聲為自己的稿件內容添彩,但這位記者不但把問題提出來了,甚至還把應該怎么回答也告訴被采訪者,并且要求被采訪者幾乎一字不改地背下來表述一遍。
三、其他三點構想
首先,要用大編輯部的思想指導采編人員辦好節目。大編輯部的指導思想,是指新聞節目的編輯部門能夠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來考慮問題,指導選題、策劃,將整檔新聞欄目統一起來,有機地組織報道。
作為地方臺,往往人員較少,經驗不足,一名記者兼多條戰線的采訪任務。僅靠一個人單槍匹馬地跑題材、抓報道很容易產生粗糙、偏離主題的情況。如果通過運用大編輯部的集體力量,指導和組織所有的采訪工作,就會超越記者、編輯個人的思維局限來報道,并且在實踐中可以采用一些體現編輯部思想的深度報道。
其次,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制片人制度。現在不少地方臺都實行制片人制度。但從目前制片人制度的實施情況來看,往往名不副實。真正意義上的制片人,他的權、責、利應該是相對一致的,即對他所承擔的節目從形式到內容,包括他使用人的權利、經濟分配權、節目的構成都要有一套自己的見解,必須做到獨立完成欄目的采、編、播任務。
再次,新聞內容地方化。由于地方電視臺的新聞所覆蓋的范圍有限,因此在編排節目過程中就不需要像中央臺、省級臺那樣考慮全國、全省范圍內的方方面面不同觀眾的需要。地方電視臺受眾的重點就是轄區內的觀眾,因為有這種優勢,就可以把節目辦得更加貼近觀眾,更加貼近生活。像與市民生活關系密切的生活消費、文體生活、社區生活類的新聞節目,哪怕是被采訪對象語言不夠標準,但如果是導向正確,信息量大,內容精彩,編排得當,就會有觀眾。
總之,要使本地新聞成為地方電視臺自辦節目中最具分量的部分,切實提高新聞節目的質量是提高地方電視臺收視率的法寶。
(作者單位:駐馬店電視臺)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