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走好城鎮化引領縣域經濟發展道路
摘要: 彭賓昌 城鎮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戰略任務。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把推進城鎮化作為轉變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一項重要任務。當前,
彭賓昌
城鎮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戰略任務。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把推進城鎮化作為轉變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一項重要任務。當前,從全國和省、市發展戰略、發展階段以及上蔡縣的發展實際看,上蔡縣正處在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黃金發展期。一是比較優勢明顯。在生產要素、成本、市場等方面具有比較優勢,為承接新一輪產業轉移、推進新型城鎮化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二是政策機遇難得。國家為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和加快中原經濟區建設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政策措施,把握這些機遇,用好扶持政策,能夠全面助推新型城鎮化發展進程。三是基礎條件較好。上蔡縣有近150萬人口,其中,城區有20多萬人、20多平方公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集聚區建設穩步推進,為新型城鎮化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礎條件。因此,上蔡縣必須突出新型城鎮化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引領作用,推動縣域經濟更好發展。
推進城鎮化目標任務要明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上蔡縣加快新型城鎮化發展的總體思路是:緊緊抓住國家加快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戰略機遇,著力構建縣城、建制鎮、新型農村社區三級現代城鎮體系,走出一條城鄉統籌、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和可復制、可持續、可推廣的農業大縣新型城鎮化道路,推動縣域經濟實現科學發展、趕超發展。主要目標是:到2015年,該縣城鎮化率年均提高3個百分點,縣城建成區面積、城鎮人口每年分別新增3平方公里和3萬人;各建制鎮規劃建設一個萬人社區,重點鎮要達到集聚3萬人的目標;各鄉鎮政府所在地規劃建設一個5000人以上的社區。具體任務有四項:一是抓住縣城這個龍頭,提高承載承接能力。把縣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今年集中整治老城區,明年開始戰略轉移,集中精力主攻新城區,重點推進6.75平方公里的中心商務區、11.05平方公里的特色商務區和10平方公里的產業集聚區建設。實施城市建設精品工程計劃,積極加快鵬宇國際新城、中部禮品城、黃淮商貿城等重點項目建設,啟動一批學校、醫院、金融等配套設施項目建設,開工建設重陽文化園和根親文化園旅游產業項目,組織實施工業主導產業區中園建設項目和環城道路、老城區改造、公共設施配套、城市園林綠化等項目。對確定的幾個片區開發,引進有實力的大公司、大集團連片開發,整體建設。二是抓住建制鎮這個節點,提高統籌城鄉發展能力。以規劃為引導,把建制鎮納入整個城鎮規劃體系,徹底改變建制鎮缺少規劃、無序發展的局面。搞好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完善路網結構,完成垃圾收集轉運、通村客運等設施建設,健全教育、文化、醫療等公共服務體系和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社會救助體系,增強建制鎮的承載集聚功能。整合發展資源,引導項目、資金等向建制鎮傾斜和集中,依托建制鎮加快建立加工業和農業產業園區,支持已經形成一定產業和人口規模、基礎條件好的建制鎮,逐步發展成為小城市,努力打造“中州名鎮”和河南省百強鎮。三是抓住新型社區這個基點,提升城鄉一體化水平。新型農村社區是新型城鎮化的戰略基點,是統籌城鄉發展的結合點、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切入點、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增長點。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要堅持規劃先行原則、定向拆遷和整村推進原則、產業支撐原則。四是抓住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前提,提升城市配套功能。加強城鎮交通建設,高水平、高標準編制城鄉綜合交通規劃,形成干支協調、結構合理、與城鎮規模相適應的公共交通系統。加強城鎮市政設施建設,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進度,完善城市供、排水管網工程建設,升級改造縣水廠、污水處理廠。完善城市生態體系建設,依據縣城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和縣城污水處理中水利用規劃,在縣城周圍規劃建設人工湖,將城市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后注入城區周圍河道,形成點線相連的景觀水系。實施園林綠化工程,打造城市生態景觀帶,提升城市品位。
推進城鎮化保障措施要有力。一是完善提升城市規劃,提升城市品位和特色。提升規劃水平,始終做到“用規劃引領城市發展”。聘請高水平的專業機構編制城鎮規劃,不僅要有好的總規,還要有專項規劃,形成一個完整的規劃體系,確保城鎮建設一張藍圖繪到底,不留遺憾,不留敗筆,真正經得起時間和歷史的檢驗。目前,上蔡縣城全面啟動了控制性詳細規劃、街景規劃等11個專項規劃,這些規劃構成了上蔡縣城規劃體系。強化精品意識,加強對城市重點區域、重要節點的設計,充分依托城市自然條件、歷史文脈,高起點設計、高質量建設、高標準監理,打造一批具有上蔡特色、體現上蔡形象、彰顯城市個性的標志性地段、標志性景觀、標志性建筑,做到實施一項工程、留下一個亮點、增加一個精品,提高城市吸引力、知名度和影響力。二是化解土地資金瓶頸,助推城鎮發展。樹立新的用地理念,抓住中原經濟區建設政策機遇,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和人地掛鉤試點工作,做好規劃區內土地收儲工作,最大限度保障城鎮建設用地需求。探索新的籌資機制,縣城重點整合國有“四資”,增強政府投融資平臺的經濟實力。建立穩步增長的政府投入機制,財政的城市建設維護稅、公用事業附加費、市政公用設施配套費等收入要合理用于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土地出讓金扣除政策規定必須安排的支出后有效用于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大力開展城鎮建設項目招商活動,對經營性、準經營性項目廣泛采用BOT、TOT等方式進行建設,吸引民間資本和社會資金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市政公用事業和保障性住房建設等。鄉鎮重點運用人地掛鉤政策開展土地綜合整治、優化資源配置,有效破解城鎮化過程中的“人、地、錢”難題,實現“人往城轉、地隨人走、錢從地來”的城鎮化工作格局,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三是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積極引導農民轉移。完善就業創業保障機制,大力發展二、三產業,提供更多就業崗位促進就業;大力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技能培訓,確保進城農民每戶至少有一人能夠穩定就業或創業。完善就學就醫保障機制,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引導優秀師資力量向城鎮集中,以良好的教育條件增強城鎮的吸引力;降低農村學生在城鎮入學門檻,確保城鄉學生同等待遇。完善安居落戶保障機制,放寬轄區落戶條件,放開縣城的落戶限制,放開建制鎮落戶條件,引導和促進本縣農民、外來進城務工人員向城鎮轉移落戶。健全群眾利益保障機制,切實解決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后的土地承包、社會保障、農村優惠政策銜接等問題,統籌解決好拆遷安置、土地流轉、群眾就業、社區管理等問題。四是創新城鎮管理機制,持續提升城鎮形象。強化精細化管理,從群眾反映強烈的具體問題入手,從細節上抓好落實。強化常態化管理,把經常性管理與集中整治結合起來,切實解決管理時緊時松、時好時壞的問題,逐步形成城鎮管理的法制化和制度化。強化規范化管理,形成城區、社區、居委會相互銜接、合理分工的城鎮管理框架,全面提高城鎮管理水平,以城鎮化引領縣域經濟發展。
(作者系中共上蔡縣委書記)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