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問題的由來及現狀
摘要: 樊 暢 2012年4月,中菲兩國的黃巖島之爭再次將全國人民的視線引向了廣闊的南海。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南海問題產生后,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不斷非法侵占中國的南海諸島,特別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
樊 暢
2012年4月,中菲兩國的黃巖島之爭再次將全國人民的視線引向了廣闊的南海。自上世紀七十年代南海問題產生后,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不斷非法侵占中國的南海諸島,特別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美國、日本、印度等國又頻頻在南海問題上推波助瀾,使得當前南海局勢異常復雜。眾所周知,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中國對南海諸島享有無可爭議的主權。面對目前復雜的局勢,我們應該冷靜思考,沉著應對,妥善處理與周邊國家在南海問題上產生的爭端,捍衛我們國家的主權和利益。
一、南海問題的由來
所謂南海問題主要是指涉及南海的島嶼主權、海域劃界和資源開發三方面的爭議,爭端方為中國、中國臺灣、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文萊,一般稱之為“六國七方”。其實質就是中國與部分東南亞國家在南海地區主權歸屬上的爭端,焦點是南海群島的主權歸屬。
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前,南海問題是不存在的,南海諸島的主權歸屬中國也是毫無異議的。有關南海問題的爭端最早產生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在1967年聯合國東南亞大陸礁層探測團提出報告說,中南半島和南中國海地區大陸架石油儲量豐富,有210萬立方公里的儲量,相當于中東各國或委內瑞拉加上墨西哥海灣附近與美國東南部沿海石油藏量之總和,而且含硫量少,品質優良。再加上南海是世界上一條重要的海上國際運輸航線,使南海具有重要的地緣政治價值和資源價值。一時間,南海的戰略價值凸顯。南海地區所蘊藏的戰略價值使南海地區的周邊國家對南沙諸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這些國家也紛紛以種種借口搶占和爭奪我南沙諸島。1973年世界“石油危機”前后,在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掀起一股瓜分島礁、開發石油資源的狂潮。越南、菲律賓等國出兵強占南海一些無人島礁,摧毀中國在南沙無人島礁所設主權標志,抓扣或以武力驅趕我在南海作業的漁民。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獲得通過,尤其是大陸架、專屬經濟區的確立,使南海諸島礁被越南、菲律賓等國家認為是獲取廣大海域和更多天然資源的基礎,促使周邊國家進一步加緊爭奪島礁和開發資源。
二、南海的重要價值
1.南海諸島有著豐富的資源。據統計,南海擁有的礦物資源、海洋食物資源是陸地的千余倍。南海海域盛產各種海產品,有海洋生物2850多種。南海海底蘊藏著豐富的礦物質資源,含有錳、鐵、銅、鈷等 35種金屬和稀有金屬的錳結核,是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海底礦產。同時還擁有豐富的天然氣、石油以及未來的新能源——可燃冰,已探明石油儲量350億噸,該地區被地質界、石油界譽為“第二個波斯灣”和“四大海底儲油區之一”,主要有曾母盆地、沙巴盆地、萬安盆地等。
2.南海戰略地位重要。南海處于越南金蘭灣和菲律賓蘇比克灣兩大海軍基地之間,控制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道。它是連接東北亞——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中東地區的重要航道,占世界海運總量的一半以上,每天過往的船只平均達270艘 ,日本、韓國、臺灣80%以上的石油是經這里運輸的。東盟5國由南海經過的進出口貨物占這些國家的外貿總額的一半以上。
三、南海問題的現狀
自南海諸島爭端產生以來,南海周邊的部分東南亞國家也逐步加快了其搶占中國南海諸島的步伐,南海問題也變得異常復雜,形成了當前“六國七方”對峙和角逐的局面,“四國五方”的軍事占領的武裝割據局面。
南海問題的“六國七方”對峙情況:
一是中國及中國臺灣:南沙群島最早由中國發現并命名,中國并一直對其行使著主權,這一點在國際社會上一直是予以承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占領了中國大部分地區。《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國際文件明確規定把被日本竊取的包括南沙群島在內的中國領土歸還中國。
1988年3月后,中國大陸陸續在南沙群島渚碧礁、南薰礁、華陽礁和美濟礁實行了駐軍控制。
二是越南:1973年,南越政府把南沙群島并為其福綏省的一部分,之后,又將該地區的石油勘探權授予幾家外國公司。從1973年起,南越政府已經開始搶占我國南沙群島鴻麻島、南威島等五個島礁。
1958年,越南(北越)總理范文同致函周恩來總理,承認中國對西沙、南沙擁有主權。1975年,北越政府完成了越南統一后,則完全改變了其在南海問題上的既往立場,北越軍隊不但接管了原先由南越控制的南沙島礁,而且又陸續侵占了我國南沙群島29個島嶼。在這些被越南占據的島礁中,越南不但駐有軍隊,還設有各種軍備設施,在一些較大的島嶼上,甚至設有機場、無線電雷達、氣象站等。近年來,越南方面又有向上述某些島嶼“移民”或開發為旅游地的舉動。越南在侵占我南海利益上日益加深。
三是菲律賓: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之前,菲律賓并沒有提出對南沙群島的主權要求。直至1971年南海地區被報道藏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后,菲律賓才正式對太平島提出聲索,并要求中國臺灣撤走在諸島上的駐軍。在此之后,菲律賓加快了侵占我南沙群島的步伐,截至目前,菲律賓一共侵占我南沙群島的島嶼達9個。
當前,菲律賓在南海的島礁領土主張包括兩部分:一是將我國南沙群島的一部分島礁命名為所謂的“卡拉延群島”,主張屬于其領土;二是主張中國的中沙群島中的黃巖島也歸其所有。2012年初,圍繞黃巖島的歸屬問題,中菲爆發了嚴重的爭端,菲律賓無端聲稱黃巖島的主權歸其所有,嚴重地侵犯了中國的領土主權。
四是馬來西亞:馬來西亞侵占我南沙群島的舉動始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1979年,馬來西亞出版了一張新的領海和大陸架疆域圖,將我南沙群島東南部的12個島礁劃入其聲稱范圍。自1983年起,馬來西亞已先后占據了我彈丸礁、南海礁等五個島礁。
五是文萊:文萊對我南沙群島提出聲索主要起因于《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文萊以《海洋法公約》規定的200海里專屬經濟區為由,對我南沙群島的南通礁提出聲索,之后,文萊于1998年出版一張地圖,將其所謂的大陸架延伸到南沙群島的南薇灘。不過與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三國不同的是,文萊沒有對其所聲稱的島礁予以占據。
六是印度尼西亞:印尼在所有與中國在南海存在爭端的東南亞國家中是比較特殊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其是唯一一個沒有對南沙群島的部分島礁提出領土要求的一個。中國與印尼所存在的南海爭端主要是指雙方的海域爭議問題。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關于專屬經濟區的規定,如若印尼以其納土納群島為基線來劃定專屬經濟區,那么其專屬經濟區就進入了中國的南海斷定線之內。近年來,隨著在納土納群島發現了豐富的天然氣團,印尼也不斷以各種方式來對該爭議海域進行主權宣示。
鄧小平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針對中日領土爭議提出了 “主權歸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的構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后也運用于南海問題,愿意在爭議解決前,同有關國家暫時擱置爭議,開展合作。
總之,在今后南海問題的處理中,只要中國繼續保持南海基本政策的延續性,堅持在南海認真經營不妥協的戰略,敢于邁步,也給局勢的適應留足空間。相信隨著中國崛起,不斷積累力量,一定會逐步實現南海問題的圓滿解決。 (作者系駐馬店市高中學生)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