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忽視對青年人的失敗教育
摘要: 單雙筆者從教多年,與80后、90后年輕人朝夕相處,對于他們的情感、心智等特點深有體會。這一代年輕人往往具有聰明、善良、熱情、見多識廣的優點,但是他們這代人作為獨生子女,由于自身成長的環境比較優越,受
單雙
筆者從教多年,與80后、90后年輕人朝夕相處,對于他們的情感、心智等特點深有體會。這一代年輕人往往具有聰明、善良、熱情、見多識廣的優點,但是他們這代人作為獨生子女,由于自身成長的環境比較優越,受到的關愛的太多,經歷太順,閱歷簡單,多具有敏感、自我意識強、自尊心強、經不起挫折等缺點。
具體說來,這些年輕人的思維方式、情感模式往往是以“正向”為主。比如:思維方式主要是正向思維為主,逆向思維的少;思考問題一般是“以我為主”,站在對方角度設身處地考慮問題的少等等。至于說對未來、對人生的遠景規劃,也是充滿希望、充滿期待,仿佛只要自己努力,所有事情都會如愿以償。“付出就有回報”,這是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說的一句話。事實上,當他們走入社會,遇到的情況并不完全如此。為此,我們需要關注如何對青年人進行失敗教育的問題。
長期以來,我們經常強調對孩子們要鼓勵,經常聽到“成績好的學生是夸出來的”這樣的說法。我們對孩子們的勵志教育,也往往是以這樣的模式進行的:某人雖然基礎不好、能力不強,但是經過努力,歷盡艱辛,終于克服困難,到達了理想的彼岸。事實上,很多時候,當一個人為了某個目標,做了他所有的努力之后,仍然以失敗告終,甚至產生不良結果的事例很多。比如以往農村抗旱打井,人們夜以繼日、費盡心力,但仍然打不出水。如果我們只教育學生“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那么,當年輕人面對付出種種努力卻一無所得的殘酷現實的時候,其心理能否承受如此大的壓力,是很令人擔心的。
筆者在教學工作中時常和青年學生們討論失敗的話題。比如:如何看待失敗,怎么面對失敗,失敗與成功的關系,怎么提高內心承受失敗的能力,如何總結失敗的教訓,怎樣可以部分或全部反敗為勝等等。限于篇幅,這里只談談盡可能把失敗轉化為成功這個問題。
筆者曾以美國宇航局的第三次阿波羅登月飛行任務為例,與學生們探討如何將失敗轉化為成功:美國在1970年發射的“阿波羅13號飛船”,在發射56小時以后,在距離地球33萬公里的地方,服務艙發生爆炸,飛船飛行受到嚴重影響。但是由于飛船距離月球太近,受到月球的吸引,飛船無法立即返航,唯一的選擇是在繞經月球飛行后,精心選擇適當的飛行軌道,重返地球。幸好飛船與宇航局的通訊暢通,有關專家縝密計算,指令飛船幾次變軌,調整好狀態,避免了與地球擦肩飛過,進入茫茫宇宙,終于有驚無險地重返地球。事后查明,造成爆炸的原因竟然是飛船服務艙的兩個紐扣大小的開關的質量有問題。事故原因足以令人深思,但與此同時,無論是航天指揮專家,還是宇航員,他們在意外發生后所表現出的冷靜、縝密的應對策略和行動,卻是將損失減低到最小的重要保證。此次事件告訴人們,失敗雖然令人沮喪,但一定要冷靜機智,積極應對,才可能盡量減少損失,在失敗后,取得失敗中的成功。
總之,失敗教育雖然不如勵志教育那樣,令青年人感到振奮,對未來充滿信心,斗志昂揚地去拼搏;但是,有成功就必定會有失敗,失敗畢竟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客觀現實。對于80后、90后這一代缺乏挫折感的年輕人來說,失敗教育是幫助他們走向成功的必不可少的一課。所以,筆者認為,大家都應該關注青年人的失敗教育這一問題。
(作者單位: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工商管理系)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