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磚坯
摘要: □王太廣星期天上午,我與水屯高中原校長張本福一起回到我們上高中時的學校(水屯職業高中),看到新建的教學樓和宿舍樓甚是高興。當看到教學樓后邊帶走廊的兩排平房時,我駐足觀看,當年在此上學時脫磚坯的往
□王太廣
星期天上午,我與水屯高中原校長張本福一起回到我們上高中時的學校(水屯職業高中),看到新建的教學樓和宿舍樓甚是高興。當看到教學樓后邊帶走廊的兩排平房時,我駐足觀看,當年在此上學時脫磚坯的往事像潮水般涌來。
1973年春節過后,我帶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走進了水屯高中。
水屯高中原是一所民辦中學,校舍簡陋,條件極差,1969年2月首次招收高中學生。我們入校時只有6間教室,一排教師宿舍,兩排學生宿舍。入校不久,校長李子英就在師生大會上號召大家艱苦奮斗、勤工儉學、自己動手、建設校舍。當時全校共有兩個年級6個班,按學校的分工,高二的學生負責壘院墻,我們高一的學生負責脫磚坯、燒窯。
脫磚坯是個技術活,學生中會的不多。我當時是班里的勞動委員。為了早日完成任務,我請
脫磚坯首先要選平坦的場地。我們選擇學校北邊的操場。其次是備土。我們從學校東北角窯場旁邊的溝里取土,因為那是黏性較強的黃土。我們班的劉秀琴、王秀華等女同學從學校南邊的陳莊借來筐子和杠子。全班同學抬了一整天的土,把抬來的土整成四周高中間凹的水槽狀,之后往里面加水,洇上一夜,第二天開始和泥。沒有脫磚坯的工具,
脫磚坯的木模叫“磚斗子”。我們借來的磚斗子有三個槽的,也有五個槽的,有幾個槽就脫幾塊磚。脫磚前,用水把磚斗子泡透,里面撒點兒灰,放在板凳上。用半月型鐵片刀,從泥堆上挖下幾塊泥,用手將泥塊在地上滾幾下然后右手托起,用力摔在磚斗子的槽里,把槽的四個角都塞滿,再用特制的鐵絲弦,在磚斗子的上口平割一遍,把多余的泥塊割下來,接著兩只手端起斗子,走出數丈,在地上擺正位置,猛然扣下,讓里面的磚坯脫落下來,慢慢提起磚斗子,磚坯就初步脫成了。
等到脫在地上的磚坯硬實后,便開始整形、碼架。經過大半天的日曬風吹后,磚坯子基本定型了,我們逐個搬起來,放到磚架上。在磚坯與磚坯之間、架與架之間留出間隙,以利于通風。
脫磚坯真累人,干一天活讓人筋疲力盡,腰疼腿酸。就這樣,我們按照學校的要求,集中一周時間,大概脫了5000塊磚坯,才算完成任務。
當看到用這些磚建成了兩排帶走廊的平房時,我真切地感到,在水屯高中上學期間,不僅學習了科學文化知識,而且參加了許多勞動。這種勞動,不僅鍛煉了身體,而且磨煉了意志,讓我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