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蜂人
摘要: □王太廣夏天的一個周末,我看到市駿馬河邊擺放著幾十個蜂箱,一只只蜜蜂“嗡嗡嗡”地從蜂箱中飛進飛出。我想:放蜂一般是在農村,怎么到城里來了?我與放蜂老人交談后才知道,近幾年市區的綠化面積
□王太廣
夏天的一個周末,我看到市駿馬河邊擺放著幾十個蜂箱,一只只蜜蜂“嗡嗡嗡”地從蜂箱中飛進飛出。我想:放蜂一般是在農村,怎么到城里來了?我與放蜂老人交談后才知道,近幾年市區的綠化面積擴大了,廣場、游園、街道栽植的花草樹木多了,可以滿足蜜蜂采集花粉的需要。我由此想起了昔日放蜂人的往事。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每到春回大地、百花盛開的時節,廣東、湖南、湖北等地的放蜂人就用汽車拉來幾十個蜂箱,擺放在馬路旁、村頭或地邊。放蜂人為趕花期不僅過著顛沛流離、風餐露宿的生活,還要適應當地的氣候、水土等環境。
放蜂人不僅辛苦,還要有一定的養蜂技術。上世紀70年代末,水屯公社雷寨大隊有個被大家稱為“蜂王”的雷鐵功,他不僅有一套養蜂技術,還有一手“選卵”和培育蜂王的絕招。他向我介紹蜜蜂的習性時說,他有40多箱蜂,每箱有1萬多只蜜蜂,只有一只蜂王(雌蜂)負責產卵、管理整個箱內的所有事務。蜂王在所有的蜂中個頭最大、壽命最長。個頭最小的是工蜂,還有比工蜂大一點兒比雌蜂小一點兒的是雄蜂。蜜蜂內部的分工很明確,像一個小社會,有看門的、有打掃衛生的、、有找花源的。像哺育幼蜂、沁漿清巢、保巢攻敵等都是工蜂的工作。
雷鐵功說,蜜蜂不僅聰明,還很能干。一趕上花期,蜜蜂就沒命地將采集到的花蜜吐在蜂巢上,花不凋謝,采蜜不停,直到累死。我聽完后,不禁贊嘆雷鐵功對蜜蜂的觀察細致入微、研究到家。在他的影響和指導下,趙健、郭開慶等社員開始養蜂。不過,他們只是在本地養,很少外出。因而,在冬天沒花時節,他們需買白糖喂蜜蜂,每次都是晚上喂。更重要的是,冬季還要掌握存放蜂箱房屋的溫度、采光等情況。否則,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釀成大量蜜蜂死亡。平時要照看蜂箱,每個箱子只需一個蜂王就夠了,若發現新生的就必須除掉,不然它會領著群蜂逃逸。如果蜂王老化了,必須培養新的蜂王,以保證蜂群的質量。
放蜂人長年生活在原野和花叢中,清新的空氣和清苦的生活鍛煉了他們強健的體魄、良好的心態和堅強的意志。記得有一位廣東的放蜂老人幾乎每年都要到俺村住幾天。他雖已年逾花甲,但身體硬朗,整天笑呵呵的。我和小伙伴們都喜歡在放蜂的地方玩,喜歡蜜蜂,也喜歡和放蜂人聊天。有一次,我問廣東的放蜂老人這么東奔西忙的苦不苦,放蜂老人笑笑說:“一人苦換來天下甜,何苦之有?”
因為年紀小,我把“一人苦換來天下甜”這句話寫下來放在枕邊經常咀嚼。參加工作后我才品出這句話的甜味來。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