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為錢而忘了孩子的成長
摘要:“暑假未到,網吧熱鬧”。(見《天中晚報》6月25日第五版) 看到這則新聞,讓我毛骨悚然的是,“網吧電腦前,小學生坐成一排”,“網吧內,男孩在酣睡”,“暗訪8家網吧,5家
“暑假未到,網吧熱鬧”。(見《天中晚報》6月25日第五版)
看到這則新聞,讓我毛骨悚然的是,“網吧電腦前,小學生坐成一排”,“網吧內,男孩在酣睡”,“暗訪8家網吧,5家有未成年人”……
網吧是把“雙仞劍”,它可以傳播文明,但是在網絡管理還不夠規范的情況下,孩子沉迷于網吧,弊大于利。仍然不能讓我忘記的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再沉迷于電子游戲,曾有一位母親相繼給游戲廳老板和孩子下跪。電子游戲已經成為影響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病毒,并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少年兒童為了獲得游戲費用而偷盜、搶劫;不愿意被家長管束而離家出走;少年的成癮性反應令人驚心……凡此種種,令人震驚!
由此我在猜想——
難道商家不知道國家的法律?我錯了,當商家面對記者的詢問時,他們在煞有介事地尋找登記,并叫出未成年人離開網吧。
難道孩子在網吧是在學習?我失望了,“見到記者拍照,一個孩子忙背過臉去。而另一個孩子則將正在打的火熱的游戲關閉”。
難道管理部門是在睡大覺?我冤枉他們了,你看:“記者看到網吧內有2個十二三歲的男孩正在打游戲。2分鐘后,他們被網吧工作人員請了出去。‘為什么不玩了’?記者問。‘有檢查的要來’。一位工作人員順口答道”。
孩子的家長就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網吧?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健康街西段的月光網吧:“記者剛進入網吧就差點與一名正與離開的十二三歲的男孩撞個滿懷。原來,男孩的母親正在門口喊其吃飯”??杀哪赣H呀!
盡管國家有法律明確規定:少年兒童不得進入電子游戲廳。但在絕大多數地方,這一禁令如同虛設。何以會出現有法不依的現象?不外乎以下三條:一是法制宣傳不深入,人們的法制觀念淡薄?,F在,一個法令出臺,大都是報紙上登一下,宣傳車轉兩圈,電視上放幾個鏡頭了事。二是一些執法部門執法不嚴。在執法的過程中,我們總會聽到“權大于法、勢狠于法、錢能代法”的典型案例,使嚴肅的法令成了一根“橡皮筋”,甚至為“兒戲”。三是打擊不力。解放初期,全國百廢待興。一聲令下,幾天之內便在全國范圍內取締了妓院、暗娼??涩F在,少年兒童屢進電子游戲廳,亂收費現象仍然泛濫等等。這不能不“歸功”于打擊不力。
我們都知道:“有法不依”遠比“無法可依”危害更大。“有法不依”會使神圣的法律變成好人的“緊箍咒”,壞人的“保護傘”,進而導致“無法無天”。要使法令得到真正貫徹落實。首先,要抓好法制教育。堅持經常性地教育,使每一項法律法令都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使人們心目中樹立牢固的法制意識,使之自覺地用法律法令規范自己的言行。其次,要切實純潔執法隊伍,抓好執法隊伍建設。讓執法者認真學法、知法、守法,做到不畏強權,忠實法律、鐵面無私、執法如山。這樣,“法律之劍”就會永不卷刃。第三,各級領導干部要真正帶頭學法守法,不僅自己不違法亂紀不干擾執法部門執法,還要保證所有親屬遵紀守法,就能帶動全社會令行禁止。如此,未成年人自由出入網吧、孩子酣睡網吧的現象才有可能得到有效治理。
【回復結果】:
責任編輯:wind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