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縣5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52.6平方公里
摘要: 興修農田水利 振興山區經濟泌陽縣5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52.6平方公里本報訊 (記者 侯偉峰 通訊員 高 莉 王清江 張成亮)入冬以來,泌陽縣把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當做中心工作來抓,共完成4條小流域的治理,綜合治
興修農田水利 振興山區經濟
泌陽縣5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52.6平方公里
本報訊 (記者 侯偉峰 通訊員 高 莉 王清江 張成亮)入冬以來,泌陽縣把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當做中心工作來抓,共完成4條小流域的治理,綜合治理面積35平方公里,坡改梯
泌陽縣現有水土流失土地面積1092平方公里,在稅費改革、“兩工”取消后,全縣農田水利建設曾一度滑坡,特別是山區小流域治理往年大兵團作戰一去不復返,給全縣根治水土流失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在此情況下,該縣著眼全局,及時決策,以“政府搭臺,農民唱戲,全社會參戰”為主題,政府出資為引導,吸引全社會投資為方向,出臺多項優惠政策,大搞小流域綜合治理:每年拿出1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水土保持工作,并實行以獎代補;出臺優惠政策,深化“四荒”使用權的承包、租賃、拍賣工作,鼓勵廠礦、企事業單位或大戶牽頭,吸引社會資金,實行股份合作,拓寬投融資渠道,建立長期穩定的水土保持投入機制。在長期實踐工作中,該縣創新出民主謀水保、民營興水保、民眾干水保的“三民水保”治理模式,有效解決了長期以來存在的小型水土保持工程“農民干不了、集體干不好、國家管不到”的大問題。幾年來,該縣“三民水保”投入資金5000余萬元,綜合治理“四荒”27.5平方公里。
為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該縣實施了“三個一”工程,即規劃一步到位、治理一次達標、投入一年見效。綜合治理后的流域,在明確產權的基礎上,按照區域化、產業化布局要求,依據“林果上山、糧田下川、坡面林草、徑流防攔”的模式,組織群眾發展當地主導產業,實現當年治理,來年受益,并根據水土保持綜合治理規劃,利用農閑時間,采取人力與機械配合作戰的方式,集中連片,綜合治理。“十一五”期間該縣綜合治理水土流失土地面積152.6平方公里,治理后的小流域基本實現治理一座山頭,綠化一片土地,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攔蓄徑流泥沙,補充地下水源,營造綠色銀行,富裕一方群眾的目標。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