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縣把農民增收文章做大做活
摘要: 本報訊 (記者 劉仁忠 通訊員 王 峰)如今,走進汝南縣各鄉村,隨處可見一群群聚集在一起討論種養技術知識的農民朋友。這里的農民朋友告訴筆者:“俺這里是種啥啥收,養啥啥賺,這日子真是越過越有奔頭兒
本報訊 (記者 劉仁忠 通訊員 王 峰)如今,走進汝南縣各鄉村,隨處可見一群群聚集在一起討論種養技術知識的農民朋友。這里的農民朋友告訴筆者:“俺這里是種啥啥收,養啥啥賺,這日子真是越過越有奔頭兒啊!”
在常興鄉黃湯村一望無際的稻田里,73歲的種糧能手趙明興奮地說:“去年我種的‘豫粳6號’水稻就比普通稻每公斤多賣4毛錢。今年我又改種了榮獲全國十大金獎的優質稻米——‘水晶3號’。這米好吃著呢,賣價比‘豫粳6號’還要高,這50畝地全是新稻種,畝產750多公斤有把握。”
今年,該縣水稻面積由去年的不足2萬畝上升到4萬畝,水稻優良品種率達98%。據有關專家預測,全縣水稻平均畝產量有望突破700公斤。
毛肉兔養殖是金鋪鎮經濟的一大特色。至目前,該鎮已有3200多戶農民從事毛肉免養殖,其中養毛肉兔100只以上的農戶有430戶,存欄毛肉兔25余萬只,年創產值2500萬元。三橋鄉農民依靠科技手段改良品種,繁育出的波雜一、二、三代具有生長快、經濟效益高等特點,現已先后建立了以安莊、殷店、野豬崗為主的波爾山羊品種改良基地,繁育商品羊1.35萬只,發展養羊專業村7個,養羊專業戶200戶,年產值2400萬元。
該縣按照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社會化服務的要求,把飼養豬、牛、羊、兔作為主導產業,從管理技術、資金、信息等方面予以扶持,引導養殖業向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和養殖場、養殖小區發展,實現了畜牧業生產由分散飼養向規模經營的轉變。
汝南縣圍繞農副產品加工、流通增值做文章,拉長農業產業鏈,增加農民收入。近年來,該縣先后投資8000多萬元,建立和完善了汝南縣蔬菜批發市場、梁祝鎮花生交易市場、常興鄉水稻交易市場等46個“農”字號專業市場。汝南縣蔬菜批發市場年外銷蔬菜、瓜果60多萬噸,年銷售額2億多元,帶動了板店等鄉鎮的10多萬農戶靠種植蔬菜、林果走上富裕路。
三門閘街道辦事處老房村青年農民潘春美在浙江省臺州市編織廠打工期間,學到一手熟練的鉤針技術。前年,她帶著技術回到家鄉,依托浙江、福建等省的出口企業,幾年來先后在老房、許莊、板店等村設立了10多個編織加工點,他們編織的手提袋、書包、手機套等130多個品種的精美小物品,遠銷美國、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在她的帶領下,該鄉已有10多個村興起了“編織熱”,他們依靠靈巧的雙手,足不出戶每年每人就可掙3000多元。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