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縣:500名殘疾人特色產業唱大風
摘要: 記者 劉仁忠 通訊員 李勤玲每天吃過飯,收拾停當,汝南縣羅店鄉羅西村殘疾婦女付新榮便坐在自家屋里一張桌子前,寫寫畫畫,開始制作麥草畫。“麥草畫制作是手工藝活,比較適合我們這些殘疾人,坐著不動制
記者 劉仁忠 通訊員 李勤玲
每天吃過飯,收拾停當,汝南縣羅店鄉羅西村殘疾婦女付新榮便坐在自家屋里一張桌子前,寫寫畫畫,開始制作麥草畫。
“麥草畫制作是手工藝活,比較適合我們這些殘疾人,坐著不動制作,非常輕松。在家制作也不耽誤給學生做飯,一個月平均都能掙3000多元,比在外打工強多了。”付新榮說著,臉上寫滿了笑意。
據了解,在汝南縣像付新榮一樣的殘疾人有500多人,他們依托當地資源和麥草畫加工技術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每月收入3000元~5000元不等。
王橋農民畫、天中麥草畫是羅店鄉獨有的民間特色文化,該鄉也因此被省文化廳命名為省文化產業特色鄉鎮。1993年,以袁寶華為首的一群農民畫家在鄉黨委、鄉政府的支持下,籌資70多萬元成立天中麥草工藝品有限公司。他們在農民畫的基礎上,利用麥稈,開始了麥草畫的研制與開發。他們大膽吸收國畫、剪紙等藝術表現手法,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以精湛的制作工藝研制出風格獨特、形神兼備的麥草工藝畫。該公司采取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羅店鄉2000多名群眾在家里實現就業增收,其中就有260名殘疾人。
今年40歲的付新榮,由于患小兒麻痹癥導致一條腿殘疾,無法從事體力勞動,婆婆常年有病,靠丈夫打零工補貼家用,生活一直較為貧困。2000年,她在同村村民的指導下,從天中麥草畫有限公司領來麥草原料、制作工具等,在家開始學習麥草畫制作技術,雖然開始制作不是很順利,但她憑著刻苦鉆研的執著精神,慢慢掌握了這一民間工藝。現在,她每月能加工麥草畫半成品100多幅,平均每月收入3000多元。從事麥草畫制作10多年來,家里不僅蓋上了樓房,電器也一應俱全。
“今后,我們要專門建一幢宿舍大樓,能吃住在公司里,這樣不僅方便當地的殘疾人就業,也能接收和培訓一批外地的殘疾人來此就業。”談及今后的打算,天中麥草畫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袁月英介紹說。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