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畝產一萬八 電力相助百姓夸
摘要: 本報訊 (記者 程 揚 通訊員 馮新豪)“今秋,我種的紅薯畝產超過18000斤,旱了隨時澆,澆地效率高,是紅薯豐收的關鍵,這多虧了電力部門為俺村的機井通上了電啊!”12月1日,上蔡縣邵店鄉(xiāng)石佛村村民寧忠義激
本報訊 (記者 程 揚 通訊員 馮新豪)“今秋,我種的紅薯畝產超過18000斤,旱了隨時澆,澆地效率高,是紅薯豐收的關鍵,這多虧了電力部門為俺村的機井通上了電啊!”12月1日,上蔡縣邵店鄉(xiāng)石佛村村民寧忠義激動地對筆者說。
寧忠義已年過六旬,是三高農業(yè)科技協(xié)會的會員。因為紅薯高產的首要條件是水足,寧莊村又位于臥龍崗上,地勢較高,所打的深水井有限,往往在旱情嚴重時讓農民感到水源較缺。一向喜歡種紅薯的寧忠義感到力不從心,每年所種的紅薯也只好任其望天收。
2008年,上蔡縣電業(yè)局在寧莊村增設了一臺100KVA的變壓器,架設了10KV線路141米、0.4KV線路741米,使臥龍崗上的9眼機井全部通上了電。寧忠義今年種的春茬紅薯和夏茬紅薯各2畝,利用有電有水的優(yōu)勢,紅薯達到了空前未有的高產量。據寧忠義說,明年,他準備大顯身手,把紅薯面積擴種到20畝,并帶領鄉(xiāng)親們大力開發(fā)紅薯新品種的推廣。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