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青年劉建輝 致富路上帶頭人
摘要: □晚報記者 王冬霞 通訊員 陳華崗 他貌不出眾,語不驚人,年僅33歲的他,憑著自己超人的膽識、毅力和智慧,獨闖商海10余載,然后回鄉創業,并帶領鄉鄰致富。他就是西平縣二郎鄉小王莊青年農民劉建輝。求學
□晚報記者 王冬霞 通訊員 陳華崗
他貌不出眾,語不驚人,年僅33歲的他,憑著自己超人的膽識、毅力和智慧,獨闖商海10余載,然后回鄉創業,并帶領鄉鄰致富。他就是西平縣二郎鄉小王莊青年農民劉建輝。
求學無望戰商海
1974年4月,劉建輝出生在西平縣二郎鄉小王莊一個農民家庭。1992年,由于家庭經濟困難等諸多原困,他忍痛丟下自己心愛的書包回家勞動。學上不成了,可他并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1993年,他做通了父母的工作,決定外出打工。廣東東莞是他外出闖蕩的第一站。他在一塑料廠打工,可是沒干幾個月,廠里減員,包括他在內的大多數男工被辭退了。當他身上的錢快要花完時,只得收拾行李,懷著沉重的心情返回故鄉。
求索路上現曙光
后來,劉建輝先后到湖南、湖北、上海等地的服裝廠、掛面廠、運輸公司打工,可一次次失敗。
2003年,經人介紹,他到廣州市一家大型養殖場工作。由于不懂養殖技術,他在養殖場里只能干些粗活、臟活、累活。為了掌握一技之長,劉建輝很珍惜這難得的機會,暗下決心,一定要把養殖場的所有技術學到手。白天,他拼命干活,晚上查閱資料,學習養殖方面的技術。他在這里一干就是三年。三年的打工生涯,劉建輝覺得像上了三年“科技大學”,讓他學到了許多本領。
初試牛刀辟富路
2006年3月,他借3萬元錢,讓家人幫忙,租地蓋了三間瓦房,買了1000只雛雞開始喂養。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個月的精心喂養,他當年純收入4000元。2007年,他籌資10萬元,建標準雞舍8間,更新了養雞設備,又投資3萬元,購買了一臺配料機,養雞規模擴大到5000只,年收入7萬多元。2008年3月,他籌集資金100多萬元,建成了一個年存欄蛋雞2萬只、年創產值40萬元的標準化養殖場。
情系故土惠鄉鄰
為讓鄉親學到養殖技術,他先后安排該鄉祝王寨、小王莊、于海等村20多名青年到自己的養殖場學習養殖經驗,邀請專
在積極幫助父老鄉親脫貧致富的同時,他還熱心于社會公益事業:小王莊村建教學樓他捐款2000元、實施村村通工程捐款3000元……
昨天,記者采訪他時,他說:“我是一名黨員,報答家鄉父老是我應該做的!”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