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新媒體環境下地市黨報的發展與創新
摘要:蘇建威在信息傳播方式多元化發展的今天,移動互聯網、手機報等新媒體方興未艾,而傳統媒體的地市黨報探索新的媒介發展方式已成必然。新媒體強勢來襲,唯有積極推進與新媒體
蘇建威
在信息傳播方式多元化發展的今天,移動互聯網、手機報等新媒體方興未艾,而傳統媒體的地市黨報探索新的媒介發展方式已成必然。新媒體強勢來襲,唯有積極推進與新媒體融合發展,才能為地市黨報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優勢互補,進一步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數據表明,截至2013年6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到5.9億,其中手機網民達4.64億,占網民總數的78.5%。移動互聯網時代所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人們的閱讀渠道從紙質轉向了互聯網或移動互聯網。面對新媒體的強勢來襲,給地市黨報帶來的直接后果是:新聞資源被分割,廣告蛋糕被瓜分,辦報人才流失。只有正確認識地市級黨報的傳媒角色和優勢,才能進一步把握發展規律,有的放矢地進行戰略性調整。
目前,黨報已形成了從中央到省、市的完整結構,并以此構成了中國社會主義報業的核心。在三級黨報中,地市級黨報是最基層的一級黨報,雖然它的權威性不及中央和省級黨報,它的經濟基礎與競爭力也比較薄弱,但它是最基層、最接近群眾的報紙,比較容易做到“三貼近”。這是他的優勢所在。
曾經有人預言:“在新媒體時代,傳統報業的黃昏已經來臨。”而筆者認為,這是一種很極端的看法。紙質媒體與新媒體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就像人類發明的陸上、水上、空中交通運輸工具一樣,各有長短;人們使用時也各有所好,它們誰也替代不了誰。在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內,它們只能是共榮共存的關系。有業內專家指出,傳統報業盡管受到新興媒體的沖擊,但從報紙與新興媒體已經經歷的博弈過程和國際國內報業發展的趨勢分析,中國報業將經歷較長的正午時光,還有很長的生命歷程與極大的發展空間。只要大眾市場對新聞和廣告有需求,就會有報紙。報紙擁有職業化的經驗、擁有原創新聞采訪和發布的傳統權力,因此其作為主流內容提供者的地位是不會改變的,而且會借助新的傳播技術獲得新的發展。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報紙的版面再多也總是有限度的,而網絡的容量是無限的。因此,報紙可以利用網絡的海量優勢,把一些報紙無法承載或表現的內容延伸到報紙的網站上,這也是地市黨報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比如,一個調查性報道,涉及方方面面,報紙受版面限制只能刊登其中的一部分,其他的內容就可以放到報紙網站上去,通過重點推介把有閱讀興趣的讀者引向報紙網站。再比如,一個突發性事件發生后,報社記者趕赴現場,采集了大量的圖片甚至視頻,這些內容無法一一在報紙上展現,報紙也可以把這些內容放到報紙網站上引導讀者瀏覽報紙網站。還可以通過重點推介,引導讀者同采訪某一報道的記者在報紙網站上形成互動,以彌補報紙反饋不及時的弱勢。要利用黨報的品牌影響力,進入相關領域活動中去,并利用品牌優勢在產業鏈上尋求突破。近年來,《駐馬店日報》所屬的網站《駐馬店網》已成為認知駐馬店新的窗口,從改版之前的《駐馬店新聞網》到改版后的《駐馬店網》,正以清新疏朗、簡潔易讀的風格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
黨報的長處是資源,《駐馬店日報》采編力量在與新媒體的融合過程中,自身的影響力也在擴大,以黨報品牌優勢開展各種車展、房展、糖酒會、購物節等商業模式的合作還有進一步探索發展共贏的空間。因此,報社下一步的發展戰略之一就是如何繼續深化與新媒體的融合,最終在發展創新與產業帶動上實現雙贏。 (作者單位:駐馬店日報社)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