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賢若渴
摘要: 杜平朝廷以舉清公亮直,方欲以為宰相,深痛惜之。乃詔先光祿勛、汝南太守曰:“昔在前世,求賢若渴,封墓軾閭,以光賢哲。” ——《后漢書·周舉傳》周舉(105~149),字宣光,
杜平
朝廷以舉清公亮直,方欲以為宰相,深痛惜之。乃詔先光祿勛、汝南太守曰:“昔在前世,求賢若渴,封墓軾閭,以光賢哲。”
——《后漢書·周舉傳》
周舉(105~149),字宣光,東漢汝南汝陽人(現河南省汝南縣),陳留太守周防之子。史書上稱周舉姿貌短陋,而博學洽聞,為儒者所宗,故京師為之語曰:“《五經》從橫周宣光。”
史上關于周舉的故事很多,但有一件事影響最大。當時,周舉任并州刺史,當時太原郡曾流行寒食節,是為了紀念介子推的。每到介子推去世的那一個月,郡民們那一個月都不生火,只吃冷食,因而讓“老小不堪,歲多死者”,也就是每到這個吃冷食的月份,老人和小孩受不了冷食而死去。周舉到并州之后,了解到這個情況,就想了一個辦法,寫了公告貼到介子推的廟里,告訴人們隆冬不用火做飯,殘損民命,危害極大,這不是賢者(介子推)的本意。所以,希望能在此地貼上告示,以宣教這里的人民,讓他們能夠在這個月中吃到熱飯,同時為了讓寒食節紀念介子推活動不中斷,把一個月吃寒食改為三天,從此,這種風俗徹底改變了,并一直延續到今天。
建和三年,皇帝本來想用周舉為宰相,沒想到還沒等宣布他便病逝,皇帝深痛不已。周舉死后,家鄉汝南太守為他寫下碑文,說:周舉活著的時候,非常愛惜人才,像口渴思飲那樣,到處訪求賢士。成語“求賢若渴”由此而來。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