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生:就算吃虧也要講誠信
摘要:記者 王東紅41歲的王雷生是確山縣金樂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老總,是個奇怪的生意人。客戶來找他,開口就要30多萬元的貨,王雷生卻不肯:“先進10萬元的貨吧!賣完再來。&r
記者 王東紅
41歲的王雷生是確山縣金樂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老總,是個奇怪的生意人。客戶來找他,開口就要30多萬元的貨,王雷生卻不肯:“先進10萬元的貨吧!賣完再來。”
“我不求他們多買我的貨,實實在在賣完才是我期望的。”王雷生說。之前有個客戶買他公司40多萬元的貨,沒及時賣完。依據合同,供完貨就沒事了的王雷生卻二話不說主動讓對方退了貨。公司的人見怪不怪,這對于王雷生是常事,他就是個吃虧做生意的人。
王雷生下海多年,這個盤龍鎮的前公務員,1988年入黨,對群眾很有感情。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受黨教育多年,和群眾心連著心。
在王雷生眼里,確山資源好、環境好,他因此選擇了薺菜、紅薯、食用菌、槐花等綠色產品加工生意。為了發動群眾種薺菜,他免費供種子、供肥料。8月底種上,12月上市場,農民單靠種薺菜,一畝地就能收入2400元到3000元。一切應該順順當當,可是簽了合同的農民一看市場上價錢賣得高,就違約招呼也不打,跑到市場上去賣菜了,但是市場上價錢賣不上去,王雷生就要按合同用高于市場的價格收下農民們的菜。收購薺菜需要農民們把薺菜根剪掉,但是收購來的薺菜總是因為根部沒好好剪掉造成二次返工,公司本可以一天加工30噸薺菜,因工人需要加班剪掉收購的薺菜根,每天才勉強加工20噸。更有一些農民甚至往薺菜上灑水以增加重量,這些王雷生都以一顆對群眾有深切感情的心包容了。
瓦崗鎮有種西瓜的習慣,很少有人種紅薯,就是種也是農民用自己留的紅薯塊莖,質量、產量都不好。為了帶動這些農民發展特色產業,王雷生跑到省城、北京,把求購來的高質量、高產量的種子育成新苗半送半賣給大家,對貧困戶他免費提供肥料、種苗,并承諾,產品可以自由上市場銷售,賣不掉再賣給他。2012年,紅薯在市場上供過于求,王雷生收的紅薯不能及時加工完,一些都已腐爛扔掉,可是他依然咬緊牙關,誠實守信地按照合同收購紅薯,那一次他賠了30多萬元。
他的這種無私精神使廣大種植戶吃了“定心丸”,4000多戶農民緊跟著王雷生搞起特色種植。金樂農業“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得到發展,公司發展壯大起來。
一位客戶找到王雷生,想代理金樂農業生產的石磨香油,問了價錢不滿意道:“我們那里的香油才十幾元一斤,還帶著標簽,你的怎么這么貴?”王雷生給他當場算了筆賬,當聽金樂農業的香油原料是國內的一級芝麻,客戶不由提醒他進口芝麻要便宜得多,但是王雷生用就要用國內的一級芝麻,因為我國的芝麻質量比國外的要好。“做食品生意其實是在做良心!”王雷生認為。他的石磨香油一斤才賺二三元錢,如此薄利,他依然不放棄,不改初心。一次,一個客戶不小心在自己的辦公室打破了一瓶金樂農業生產的石磨香油,結果整座樓都在飄香,吸引得大家爭著問是什么品牌的香油。
質量上要上乘,服務上也要上乘。一次,一位洛陽客戶進的一車價值20萬元的金樂農業石磨香油,不小心在物流過程中摔破不少。對方懇求少點賠償,王雷生又一次吃虧,自己為這損失買了單。
一年春節將至,
他的吃虧誠信精神感動了大家。公司人員在他的感召下,嚴把質量關,不讓任何程序出紕漏。他常常教導大家,菜里面有根頭發絲就是我們的質量問題。大家嚴格按照工作程序,去洗手間后會主動消毒。公司成立這么多年,從來沒出過產品質量不過關上市場的問題。他的企業被市里授予計量先進單位、被縣里授予文明誠信私營企業稱號。公司“金樂紅旅”、“豫香園”品牌產品產地被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認定為全國綠色產業示范園區,“金樂紅旅”山珍系列產品被評為全國農產品加工業“優質產品獎”,產品在全國近千家超市成了搶手貨,一些產品還遠銷俄羅斯、韓國等國家。
他找上海客商購買設備,對方開始是先見錢再發機器,和他打一次交道后,總是放心地先把機器發給他再結賬。
除了吃虧誠信做生意外,王雷生還拿出企業利潤,扶危濟困。
確山縣實驗小學二年級學生齊天寶,父親意外身亡、母親離家出走,只能跟著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王雷生知道后,主動與學校聯系,送去2000元助學金,并表示資助齊天寶到大學畢業。確山縣任店鎮鞏莊村五組困難學生鞏華東,王雷生從初中開始資助他到現在上大學。確山縣新安店鎮余沖村席莊組余金梅和哥哥,因父親嚴重殘疾、母親智障,上不起學。王雷生給他們交學費,送去米面油等,燃起他們生活的希望。粗算下來,近幾年他先后出資23萬元,幫扶貧困兒童20名。
每年暑假,他還出資組織全市九縣一區的貧困學生免費旅游。每年重陽節組織孤寡老人免費旅游。6年來,他花了100多萬元,先后組織近400名貧困學生、3000多名貧困老人免費游覽祖國大好河山。
2007年為幫助湖南災區,他不顧公司用錢緊張,拿出第二天準備發貨的10萬元去捐助。2008年汶川地震,他代表公司捐款12萬元。2010年玉樹地震,他又積極帶頭捐款6萬元。在所有捐款中,僅他個人捐款就有10萬余元。
當地一些中小企業有困難,他也當仁不讓。在他這個愛吃虧的老板帶領下,金樂農業成了當地企業從事公益事業的代名詞。
春天里,王雷生的電話多了起來,一些農民打來電話,表示想加入他的“公司+農戶”序列,跟著他發展特色種植。
這些日子,王雷生很忙,他與湖北一個大型制藥企業聯系,按照對方的需要,購買了50萬元的設備,著手培育800畝的銀杏苗,準備推廣給大家種植。作為中藥材協會會長,他還忙著申報確山縣夏枯草原產地的保護事宜,同時還奔走籌建一個1800畝國家級夏枯草GAP認證基地。
好多好多的事,大家都樂于和這個寧愿吃虧也要誠信的老板打交道。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