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如何錘煉記者的新聞敏感
摘要:細心打造“新聞鼻”淺議如何錘煉記者的新聞敏感李一帆一件具有新聞價值的事情的發生,有的記者能立刻判斷出它的新聞價值,有的記者卻看不出它是新聞,是什么決定
細心打造“新聞鼻”
淺議如何錘煉記者的新聞敏感
李一帆
一件具有新聞價值的事情的發生,有的記者能立刻判斷出它的新聞價值,有的記者卻看不出它是新聞,是什么決定了兩者間的差別?是新聞敏感的差異造成這種結果。新聞敏感又稱為“新聞鼻”,是新聞工作者迅速而準確地捕捉客觀世界的變動信息,并衡量其新聞價值大小的能力,它的有與無、強與弱,直接影響著新聞報道的質量。
新聞敏感一般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快捷,即能迅速地捕捉事物正在或即將發生的最新變化。二是準確,即能從紛繁復雜的事物中判斷和選擇有傳播價值的變化。三是靈活,即不拘泥于某種固有的思維模式和工作思路。增強新聞敏感,有助于記者迅速及時地發現新聞,有助于集中從眾多的新聞事實中發掘出對于本媒體來說最有價值的新聞,能夠幫助記者預見新聞發生。因此,增強新聞敏感是新聞記者的基本功。
新聞敏感不僅是新聞記者政治和業務素質的綜合體現,也是他們從新近發生的事實中篩選、發現、識別、衡量新聞價值的一種特殊思維能力。作為一種能力、一種思維活動,新聞敏感既是一個理論問題,又是一個實踐問題。結合有關新聞理論和實踐,筆者認為獲取新聞敏感有以下途徑:一是對所報道對象作新舊對比。新聞是在事物變化進程中即時發生的,新聞所以為新,是以舊事作參照系的。能不能及時把握這種對比、察覺這種變動,是發現新聞的關鍵,也是鍛煉、打磨、培養新聞敏感的極好辦法。每年年初,每個地方都要舉行很多門類的工作會議。如何做到既報道好會議,又能滿足讀者的需要,從會議中擷取新聞就成了改革會議報道、讓領導和讀者滿意的關鍵。哪些報過、哪些沒報過,哪些是舊招子、哪些是新舉措,先要從會議提供的材料中篩選,新舊反復比照,遴取讀者欲知未知的新信息。對新舊材料篩選的過程,就是記者培養強化新聞敏感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記者的采訪活動就是對各種情況和信息“千淘萬漉始到金”,體現在對材料篩選上。二是對報道領域歷史、現狀和未來有全面動態的了解。記者采寫新聞的過程在某種程度上是“追新聞”,記者對自己報道的領域和戰線要有全面、立體、動態的了解,時刻關注新聞的“生長點”和“臨產期”,才會抓住好新聞。對記者來說,新聞敏感的培養、保持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需要注意保持和強化自身的新聞敏感。三是對宣傳主題要準確把握。政治敏感和新聞敏感雖然不是一回事,但二者密不可分。政治敏感是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解和掌握。政治敏感高的人未必新聞敏感強,但一個新聞敏感性強的人,一定會有相應的政治敏感。不懂政治,不講政治,新聞敏感也不會敏銳,采寫稿件就會做很多無用功。所以說,加強政治理論、方針政策的學習,胸中有全局,是培養記者新聞敏感的必修課。四是真正深入基層,仔細觀察事物、思考問題。一條好新聞的產生離不開觀察和思考。有時同樣一條新聞線索,只有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投身于火熱的生活中,才會發現鮮活的新聞事實;只有經過深入調查、思考,才會寫出很有分量的新聞。(作者單位:駐馬店日報社)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