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地方時政新聞的標題“靚起來”
摘要:張京汝地方時政新聞是當地黨委、政府與人民群眾溝通的重要橋梁,上傳當地的大政方針,下采黎明百姓的日常生活。讓地方時政新聞的標題亮起來、美起來,對于打造有思想、有影
張京汝
地方時政新聞是當地黨委、政府與人民群眾溝通的重要橋梁,上傳當地的大政方針,下采黎明百姓的日常生活。讓地方時政新聞的標題亮起來、美起來,對于打造有思想、有影響力的時政新聞具有重要的意義。
好的新聞標題要在內容上下功夫
真實性是新聞存在的意義。我們地方臺的記者在寫新聞標題時首先要選詞準確,恰當地把新聞內容表達出來。其次是在準確的基礎上,要直觀簡明、新穎獨特。電視新聞最長幾分鐘,最短十幾秒,新聞標題必須直觀簡明,讓觀眾一瞥之間,盡明題意。要突出貼近性,觀眾收看節目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為了獲取信息,二是為了放松娛樂。因此,還要充分換位思考觀眾的心理需求,既要點明觀眾最感興趣和最關心的內容,還要讓標題充滿親和力。
那么我們要寫出具有親和力的好新聞標題來,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一是找到“賣點”。新聞中所謂的“賣點”,是指要從正在發生或新近發生的事實中找出最有趣、最能吸引人或最能引人思考的事實在標題中體現出來。對于地方時政新聞來說,每項政策的出臺落實,都關乎千家萬戶。因此,把最有價值的東西提煉出來,放到標題里,一下子就抓住了觀眾的眼球。二是制造懸念。好的電視劇之所以深受觀眾喜愛,這主要是因為它的懸念設置得好,故事情節一環扣一環,看完今天的,還想著明天的。道理一樣,地方時政新聞設置具有懸念的標題,可以讓觀眾產生看下去的動力。在制作標題時,可有意識地將新聞事實中稀奇罕見、對比強烈的事實拿出來擺在一起,這樣做可以極大地激發觀眾的好奇心理。三是標題要有動感。新聞標題“動”起來的關鍵在于,新聞工作者要用動態的眼光分析和選擇新聞事實,緊緊抓住那些富有典型意義的動態性一面,用動態的語言表達出來。四是標題要口語化。標題適當地口語化,不僅有利于觀眾直接準確地了解新聞事實,而且有利于觀眾迅速地感知新聞事實所蘊含的意義,從而使新聞價值得到提升。比如《節后樓市新動向:小戶型成香餑餑》,“香餑餑”是我們日常生活談話時經常用的詞語,這里用在新聞的標題中,顯得特別親切、自然,呈現出濃厚的生活氣息,讓人眼前為之一亮。務實標題“藝術化”,也就是中國傳統的標題制作方法,嚴格控制字數,講究文字工整有韻律,或調動各種修辭手段,或借用古詩詞格律。這類標題富有文采,看起來形象生動、琳瑯滿目、言簡意賅,往往記著了標題就記住了新聞。比如《金秋時節菊花香 姹紫嫣紅競芳菲》《激情昂揚唱紅歌 豪情滿懷歌頌黨》《跨國血“緣” 平凡大愛》等,使新聞富有詩意。
好的新聞標題要在形式上下功夫
電視新聞標題作為視覺新聞畫面的一部分,首先承擔著幫助觀眾緩解聽覺壓力、增強信息理解與記憶的重任。所以,一個好的新聞標題,不僅要有內涵,還要有外在的美,既經過包裝的新聞標題更能吸引受眾的目光。在新聞主播播報信息的同時,醒目的大字畫新聞標題可以率先形成視覺閱讀引導,給受眾提供形象而清晰的信息符號,從而達到視聽聯袂的輕松傳遞效果。其次加強新聞標題色彩鮮明化。文字色彩本身也是一種信息傳遞,對畫面中傳播的新聞主題具有強化作用。新聞標題色彩運用得當,可以為畫面增色,達到美觀的目的,喚起觀眾注目,使新聞更加生動傳神。最后是標題文字信息豐富化。除新聞標題外,在播報新聞內容提要、新聞內容關鍵詞等方面,也要讓電視屏幕得到充分有效的畫面利用,形成多層次的信息傳遞,以提高觀眾在同一時間內的信息獲取效率。
總之,在媒體競爭激烈的時代,新聞標題也在左右著觀眾對于新聞的選擇和接受程度。我們電視人在制作新聞標題時,除了在內容上下功夫外,還要在展示方式上下功夫,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必定讓時政新聞的“眼睛”更亮、更動人、更吸引人。(作者單位:汝南縣廣播電視局)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