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章:銀行業盈利增速放緩可能成新常態
摘要: 中國銀行業盈利增速放緩料成“新常態” 中證報APEC會議報道組 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會議周期間,參會嘉賓、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王洪章接受中
中國銀行業盈利增速放緩料成“新常態”
中證報APEC會議報道組
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會議周期間,參會嘉賓、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王洪章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應加強亞太地區金融基礎設施、機構及業務合作,促進區域金融融合,促進區域經濟持續發展。APEC經濟體應逐步放寬金融準入限制,降低互設金融機構門檻,提高監管審批效率,改善金融結構和服務,加快債券市場發展。
對于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政策的影響,王洪章稱,QE退出對我國經濟負面影響有限,但要高度關注可能引發的國內流動性壓力加劇、外匯儲備“縮水”等風險。他表示,未來一段時期,中國銀行業盈利增速有所放緩可能成為“新常態”。
促進區域金融融合
中國證券報:作為APEC中國工商理事會首批理事及APEC工商咨詢理事會(ABAC)代表,你對亞太地區工商業發展有何建議?
王洪章:近年來,在亞太各經濟體共同努力下,亞太地區經濟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促進了區域內資金、貨物、人員的流動,區域一體化發展加速,這將為區域金融合作帶來更大的機遇和發展前景。然而,與促進亞太地區經貿往來的需要,與亞太經濟金融一體化的目標相比,區域金融合作仍顯薄弱,需不斷加強。
我建議,加強亞太地區金融基礎設施、機構及業務合作,促進區域金融融合,促進區域經濟持續發展。
一是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合作。金融基礎設施是指金融運行的硬件設施和制度安排,主要包括支付體系、法律環境、公司治理、會計準則、信用環境、反洗錢以及由金融監管、中央銀行最后貸款人職能、投資者保護制度組成的金融安全網。二是推動金融市場開放與融合。APEC經濟體應逐步放寬金融準入限制,降低互設金融機構門檻,提高監管審批效率,改善金融結構和服務,加快債券市場發展等。三是加強金融機構交流合作。倡議APEC地區金融機構互相合作,在金融業務交流、信用體系共建共享、金融風險防范、金融人才培訓等方面開展合作。四是加強跨境基礎設施建設、能源開發、生態環保產業等融資合作。亞太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能源開發、生態環保產業發展等資金需求量大,單個國家單個銀行無法滿足,國際多邊開發金融機構資金供給有限,需要亞太地區金融機構加強融資合作,通過跨國銀團貸款等方式,滿足融資需求。
熱錢流出或加劇流動性壓力
中國證券報:前不久,美國宣布退出量化寬松政策,這將給我國銀行業、外匯儲備、進出口貿易等產生怎樣的影響?
王洪章:目前我國宏觀經濟增長態勢總體穩定、外匯儲備規模充裕、資本賬戶開放度較低,尤其是我國經濟外債較低、儲蓄率高,具有“自循環功能”,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政策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有限,但也需要高度關注可能引發的一些風險點。
一是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將產生雙重影響。一方面,美國貨幣政策轉向后美元升值可能導致人民幣有效匯率上升,不利于我國的出口貿易。當然,美國在經濟形勢好轉的情況下退出QE,我國出口也會因美國經濟增長改善而得益。另一方面,由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與美元掛鉤,美元走強、國際流動性趨緊等因素將使大宗商品價格下降,這對我國大宗商品進口是有益的。
二是可能加劇國內流動性壓力。美聯儲退出QE后,短期內熱錢可能流出,從而加劇境內市場流動性壓力。一段時間內,美國國債利率上行、人民幣升值預期轉向趨勢會顯現出來,將影響國內國債利率水平,也會加劇流動性壓力。當然,美國QE退出引致熱錢流出,可以舒緩人民幣升值壓力,提高我國外貿出口的競爭能力,還會相應減輕央行外匯占款的釋放壓力,從而擴展國內貨幣政策空間。
三是對我國外匯儲備產生多重影響。在我國接近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占較大份額。美聯儲退出QE對我國外匯儲備產生的影響利弊參半。有利的方面是美元升值后美國股票、不動產市場的上漲動力會有所增強,這將提高我國外匯儲備資產的購買力與投資回報;不利的方面是美國債券收益率上升將導致我國持有的長期債券資產價格相對下跌,使外匯儲備“縮水”。
四是高度關注對國內房市價格的影響。美聯儲退出QE之后資本回流美國,“我國房產財富泡沫一觸即破”言論危言聳聽,但不可否認,我國這些年樓價飆升和熱錢有一定關系,尤其是美聯儲退出QE政策乃至加息,的確會對我國民眾帶來心理影響,可能會導致房價短暫出現波動,但對我國房價長期走勢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銀行業盈利增速放緩可能成“新常態”
中國證券報:去年以來,中資銀行業盈利增速逐步放緩,如何看待未來銀行業的盈利增長?此外,互聯網金融對銀行業發展有何影響?
王洪章:未來一段時期,中國銀行業盈利增速有所放緩可能成為“新常態”。中國經濟處于“換擋期”,周期性與結構性因素交織,經濟運行呈現出階段性特點。未來一段時期,銀行業利潤增速有所回落,可能成為未來的“新常態”。中國銀行業未來基本面穩中向好。中國經濟體量較大,協調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回旋余地很大,市場空間廣闊。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為銀行業提供了長期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
近年來國內銀行業利潤增速有所放緩。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利率市場化推進、市場競爭加劇等環境下,建行等國內五大銀行平均利潤增速由2007年的52.4%下降至2013年的11%左右。
互聯網金融給銀行業帶來了挑戰和機遇,相信未來銀行的更多交易或許將通過互聯網完成。銀行業的互聯網技術最近幾年也在突飛猛進發展,目前電子交易占比80%以上。銀行無論在互聯網技術、經營模式、還是風控手段等方面,都不比金融互聯網公司差,所以兩者應該更多合作、相輔相成。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