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同期聲在電視采訪中的運用
摘要:邵凱鵬電視新聞的同期聲是指伴隨畫面形象而存在的聲音,包括記者在現場的解說、新聞人物的談話,錄制畫面時同時錄下的現場的各種聲音。由于電視新聞同期聲不僅能使觀眾觀其
邵凱鵬
電視新聞的同期聲是指伴隨畫面形象而存在的聲音,包括記者在現場的解說、新聞人物的談話,錄制畫面時同時錄下的現場的各種聲音。由于電視新聞同期聲不僅能使觀眾觀其形,還能同時聞其聲,更易激發觀眾的認同和參與意識。因此,電視新聞同期聲無論在發揮電視新聞優勢,還是在展示新聞報道的個性魅力上都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在烘托新聞主題、渲染現場氣氛、展示人物個性等方面發揮著其他報刊媒體無法替代的作用,給受眾以強烈的現場參與感、感染力和說服力。
針對電視同期聲采訪具有很強時效性,我認為,電視同期聲的運用技巧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追求真實情感自然流露,避免故弄玄虛的“表演”。制作電視新聞不是拍戲,這就要求我們電視主持人或記者,放下架子,輕松自如地投入被采訪對象中間,貼近他們,同他們交朋友、嘮家常……在跟他們真實的交流中,只有這樣,才能在鏡頭前“不做戲”,才能使觀眾感到真實自然,最大限度地避免擺拍。
二、提問被采訪者要直奔主題,防止拖泥帶水。同期聲的采訪則以分、以秒來計算。特別是在1~2分鐘較短的電視新聞制作中,更要使提問精煉、簡潔,盡可能單刀直入,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信息容量較大的“有源音響”的攝錄工作。
三、因地制宜,選擇與內容密切相關的典型采訪環境。例如在田間地頭采訪勞作的農民,在企業采訪工人,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調研、視察工作時……在這樣的典型環境中進行適時、適地進行同期聲的錄制,都有助于采訪內容的表達。
但是,同期聲如果應用不當,到處濫用,效果常常是適得其反的。那么,哪些情況下電視新聞可以運用同期聲呢?
1.正在發生的現場新聞事件。如重大會議、重要慶典、大型運動會等。這些正在發生的新聞事件現場性非常強,不但適合做電視新聞采訪同期聲,而且通常還可采取記者在現場出“頭”,中間插一些現場同期聲來報道。這樣不但可增強新聞的真實感、現場感,也容易讓新聞出彩。
2.就某一社會關注的熱點事件營造輿論聲勢。每年的全國“兩會”是百姓關注的焦點。中央電視臺在歷年“兩會”的新聞報道中,都采用了大量的同期聲。
另外,對一些社會丑惡現象,尤其是對那些特別惡劣的人和事,電視新聞在曝光過程中,也可以讓大眾來參與,讓他們直接面對鏡頭說話。
3.在調查性新聞里,運用同期聲可起到對事實作證的作用。這樣,原人原聲,就可以避免不少不必要的糾紛和麻煩。
總之,電視同期聲的巧妙運用,可以使電視新聞風格活潑、鮮活,富于變化,真實感強。它有利于發揮聲畫一體的優勢,能夠更好地克服聲、畫“兩張皮”的現象;它在展示被采訪者的性格方面,更具有其獨特的作用,讓觀眾不但見其人,而且聞其聲,從而使觀眾對被采訪者留下深刻、立體的印象。 (作者單位:西平電視臺)
責任編輯:wtt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