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泡”
摘要:□王太廣小時候,我每年暑假的任務就是給生產隊的牲口割草。雖然青草長得茂盛,但頂不住每個村莊割草的人多。河坡里、溝沿上、地頭、路邊的草像割韭菜一樣,一茬一茬都被割
□王太廣
小時候,我每年暑假的任務就是給生產隊的牲口割草。雖然青草長得茂盛,但頂不住每個村莊割草的人多。河坡里、溝沿上、地頭、路邊的草像割韭菜一樣,一茬一茬都被割凈了。我和小伙伴只好鉆到苞谷地里割草。苞谷長高后無法除草,地里的雜草既多又旺,這兒就成為我們割草的寶地。我們鉆進苞谷地就像鉆進了森林,像淘寶一樣在地面尋覓。如果誰找到了茂盛的青草,就像發現了綠色的寶藏,便興奮地割起來。
在苞谷地里割草,讓人最興奮的是遇到“馬泡”,也叫“屙瓜子”(說是人吃過甜瓜子后,在胃里沒消化,屙下來,入土后發芽、生長),是一種拖秧的植物,葉子像甜瓜葉,圓潤光滑,貼著地面生長。這種植物的攀爬能力很強,可以纏繞在莊稼上。長長的秧子上結的“馬泡”很稠,幾乎每片葉子下就有一個果。“馬泡”的表皮是青綠色的,花紋很像西瓜,但是小得很,只有鵪鶉蛋那么大,最大的像核桃一樣。青色沒有長熟的“馬泡”,吃起來又苦又澀又酸,只有長到黃澄澄的時候,才會散發出誘人的香氣。我吃“馬泡”往往是剝去外皮,含在嘴里,慢慢咀嚼,瞇起雙眼,細細品嘗,那香噴噴、甜絲絲的味道,令人愜意,滿心歡喜。我只要遇到“馬泡”,不管成熟與否,統統摘掉。熟的吃掉,生的放到筐子底層。小伙伴們也是這樣,只要見到“馬泡”,都不吭聲,該吃的吃,該摘的摘,該裝的裝。等到割夠了青草,把草筐背到牲口屋門前過完秤,才開始與小伙伴交流,看看別人摘了多少“馬泡”。
女孩子與男孩子不同的是,不敢進苞谷地里割草,她們大多到芝麻地或黃豆地里割草,偶爾也能碰上“馬泡”。有一次,崔金花摘了十幾個“馬泡”,被張愛民發現了。張愛民想要,崔金花不給。張愛民就對她說:“把‘馬泡’放到衣兜里,過不了幾天就能孵出雞娃。”崔金花信以為真,把“馬泡”放在衣兜里好幾天,等她母親聞著有臭味掏出來時,“馬泡”全壞了。
她娘聽罷金花的訴說后,狠狠地罵:“你個糊涂妮子,啥不聽,單聽他個鱉兒瞎胡說。你看他一兜兜的鬼怪點子,可不哄賣了你。”后來,這事當笑話傳開了,長大后,崔金花真的嫁給了張愛民。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誰擁有“馬泡”的數量多就會喜形于色,少的則話語不多。
“馬泡”大多放在手心里團,越團越軟,越軟越好玩。男孩子在一起,有時掐開“馬泡”的一點皮,把口對準對方的臉、脖子狠擠“馬泡”里面的汁液。有時選擇一棵樹的樹干為目標,一手拿幾個“馬泡”,看誰砸得準。有時參照彈玻璃球的游戲規則玩“馬泡”。
童年記憶中的“馬泡”,時時出現在我的眼前,那苦澀香甜的味道我永遠忘不了。
責任編輯:df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