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寫實畫派十年:擺脫概念化和矯飾風
摘要: 新華網北京11月18日專電(記者 周瑋) 靳尚誼、陳逸飛、艾軒、楊飛云、王沂東等31位藝術家日前攜其450余幅成名作和代表作品,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中國寫
新華網北京11月18日專電(記者 周瑋) 靳尚誼、陳逸飛、艾軒、楊飛云、王沂東等31位藝術家日前攜其450余幅成名作和代表作品,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中國寫實畫派十年展”。專家認為,經過10年的探索,中國寫實畫派已經有效地克服和抑制了創作中的概念化和矯飾風。
據介紹,中國寫實畫派由成立之初的13位畫家,快速發展到現今的30余位畫家,他們在尊重傳統、尊重繪畫語言的同時,以不同的風格、個性,探索對本土情感體驗的獨特表達,已成為當代中國油畫創作的一支主體力量。
文化部藝術司司長諸迪將寫實畫派的創作以觀照對象分為四個類型:一是日常詩意,畫家把鏡頭對準自己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通過對周遭生活的審美化處理表達內心的詩性情懷;二是底層觀照,這類作品主要描繪蕓蕓大眾,抓拍典型人物的生存狀態和生存環境;三是身體敘事,主要指以人體為表達載體的創作;四是自然物語,以靜物和風景寫生為主。
“我高興地看到,一些寫實畫派名家創作中出現的一些變化:造型與色彩變得更為質樸、自然和富有生活氣息,繪畫形式更富有意味。”美術理論家邵大箴說,現實生活中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和大自然景色,有效地克服和抑制創作中的概念化和矯飾風。
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文章說,不少寫實畫派的畫家更加注重表現題材的開拓,特別是表現時代生活中的普通勞動群眾,把“地氣”融匯在自己的創作中,以更從容的技法去描繪他們的生存狀態和心靈世界,從而使自己的作品更洋溢著現實生活的氣息和時代精神。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