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意念控制機械手獲成功
摘要:我國首次在病人顱內植入電極用意念控制機械手獲成功可以幫助一些運動功能缺陷的患者重建運動功能 在浙醫二院,患者顱內植入電極,用意念控制機械手。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二
我國首次在病人顱內植入電極
用意念控制機械手獲成功
可以幫助一些運動功能缺陷的患者重建運動功能
在浙醫二院,患者顱內植入電極,用意念控制機械手。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二院神經外科與浙江大學求是高等研究院
浙醫二院神經外科主任張建民表示,該研究對臨床上因中風、脊髓及肢體神經損傷、肌萎縮側索硬化(漸凍人)以及其他神經肌肉退化等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患者,為恢復病人正常的運動功能、改善生活質量帶來新的希望和福音。
就腦卒中而言,它是我國第二大致死疾病,每年死亡病例達620萬人,其中約有170萬名患者出現偏癱等卒中相關性嚴重后遺癥,導致生活不能自理等,大大影響了生存質量,“腦機接口” 將為他們生活質量改善帶來新希望。
【實驗】
“埋”在顱內的電極支配機械手
劉某某是一位復雜性、難治性癲癇患者,藥物難以控制,且有加重趨勢,常規檢查無法確認癲癇發作的起源,因而住進浙醫二院癲癇中心。
根據術前檢查及評估,需要進行顱內埋藏電極來進一步分析皮層腦電,明確癲癇灶部位。上周病人在全麻下進行開顱電極埋藏術,其中一塊電極需要覆蓋在大腦表面的運動感覺區,手術非常順利,返回病房后利用埋藏電極持續監測其腦電活動。
浙醫二院神經外科主任張建民介紹,術前經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并經患者及家屬的同意,在不影響病人監測的情況下,用分線器將監測的腦電分出一路,連接到腦電信號分析儀。腦電信號經解碼處理后再輸入到機械手,從而控制其手指活動。讓患者活動電極覆蓋區所支配的對側手指,患者在觀察屏幕“石頭、剪刀、布”示意圖的同時,完成相應的猜拳動作。可以看到機械手隨之同步進行上述活動,其吻合的準確度達到80%。
隨后進一步展示,機械手對患者出拳方式進行判斷后,隨之同步做出與之相克的猜拳手勢(譬如當患者意念石頭時,機械手出布的手勢)。
浙醫二院神經外科主任張建民說,皮層腦電埋藏手術是一項診斷性手術方法,其一方面可以幫助醫生準確判定癲癇灶的發作部位,以利于隨后的病灶手術切除,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上述腦機接口等電信號分析手段采集患者腦功能區信號以精確定位功能區,對于隨后框定手術切除范圍起指導性作用。
據了解,目前癲癇患者的診治過程中比較困難和復雜的環節是對于癲癇灶的準確定位。然而,很多癲癇灶在大腦中的定位依靠傳統的腦電圖(EEG)及臨床癥狀學、影像學仍無法準確判斷。這時需要借助皮層腦電埋藏等手段,將電極片通過手術的方式埋置于大腦皮層表面,這就是本次完成猜拳動作的癲癇患者所做的。
【福音】
重建功能缺陷患者運動功能
浙醫二院神經外科主任張建民表示,這項新技術還可以幫助一些運動功能缺陷的患者重建運動功能。目前臨床上諸如腦卒中后肢體癱瘓;脊髓損傷致肢體偏癱、截癱;脊髓側索硬化;外傷致截肢等多種涉及運動功能障礙的患者都將是這項技術未來的受益者。
譬如腦卒中后肢體癱瘓患者,目前全球范圍內腦卒中是第二大致死疾病,每年死亡病例達620萬人,其中約有170萬名患者出現卒中相關性嚴重并發癥,導致殘疾,而肢體癱瘓是主要殘疾癥狀。這些患者將面臨終身肢體不能運動、生活不能自理等諸多功能障礙,直接影響生存質量,也將耗費大量社會資源。
“任何基礎醫學的研究其最終目的是要應用到臨床,為病人解決實際問題。” 浙江大學求是高等研究院院長鄭筱祥說,“腦機接口臨床轉化”將對臨床上因中風、脊髓及肢體神經損傷、肌萎縮側索硬化(漸凍人)以及其他神經肌肉退化等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患者,實施運動功能重建。
(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