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意外發現唐代敦煌縣令墓
摘要: 新華網西安12月3日專電(記者 馮國)記者從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今年3月,陜西華陰市一村民在修建房屋時發現一座未受盜擾的唐代墓葬,經專家最新研究發現,墓主
新華網西安12月3日專電(記者 馮國)記者從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今年3月,陜西華陰市一村民在修建房屋時發現一座未受盜擾的唐代墓葬,經專家最新研究發現,墓主人竟然在唐高宗時期任敦煌縣令,后死于東都洛陽工作崗位上,這為研究絲綢之路文化交流史和古代中國異地為官制度等提供了鮮活資料。
據了解,這座唐代墓葬位于華陰市夫水鎮連村,是一座斜坡道單室磚券的夫婦合葬墓。它坐北向南,整體長約16.5米,深4.5米,其結構主要由墓道、甬道、封門、墓室四部分組成。經考古人員現場清理發現,該墓墓室文物保存基本完整,共出土陶器、銅器、鐵器、石器等隨葬品70余件(組)。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劉呆運說,根據出土墓志記載,墓葬是墓主人宋素與其夫人王氏同穴合葬墓,宋素在唐高宗顯慶年間曾任沙州的敦煌縣令,相當于現在的敦煌市長;該墓的發現,為了解同時期唐代敦煌史料和陜西關中地區不同的墓葬文化及絲路交流史等提供了實物資料。
記者看到,宋素墓出土有精美的鎮墓獸、天王、文官、武官、駱駝和馬等陶俑,還有一些騎馬俑和仕女俑都制作得非常精致而特別。它們的特點和關中地區稍微不同,一些騎馬俑人物造型還是比較少見的,應是更多繼承了洛陽地區隋唐墓的特點。
劉呆運說,出土墓志顯示,在唐高宗時任沙州敦煌縣令的墓主人宋素,薨于檢校東都宮任上(即死在東都洛陽的工作崗位上)。鑒于墓主人在敦煌做過縣令,后又在唐東都宮廷任職,該墓的意外發現,為專家深入了解其時中央與地方官員的升遷制度等提供了實物資料。
敦煌是絲綢之路的重鎮,在唐高宗時期更是東西文化和物質交流的必經之地。胡俑、駱駝俑等墓葬出土物,一方面見證了絲路文化影響的深遠,一方面也佐證著“身居要津”的絲路官員處理中外商旅、使節和宗教信徒等事務面臨著更多考驗。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