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協紀念葉君健百年誕辰
摘要:“讓文學成為人們走近的橋梁”——中國作協紀念葉君健百年誕辰 新華網北京12月8日電(記者姜瀟)“中國作家中有一個特別的分支:他們長期
“讓文學成為人們走近的橋梁”——中國作協紀念葉君健百年誕辰
新華網北京12月8日電(記者姜瀟)“中國作家中有一個特別的分支:他們長期生活在國外,擅長用外文寫作,并深入到國外的文藝圈中,致力于中外文化的交流。——葉君健就是這其中的代表。”8日,老舍之子舒乙在葉君健百年誕辰紀念會上告訴大家,1942年的秋天,老舍先生還曾是葉君健婚禮的主婚人,祝愿葉君健、苑茵這對“革命情侶”百年偕老。
當日,中國作協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了葉君健百年誕辰紀念座談會,多位作家、學者和葉君健的親屬、友人前來參加。
葉君健筆名馬爾,湖北紅安人,我國著名作家、翻譯家。他用漢語、英語、世界語三種文字創作,一生為世人留下500多萬字的創作作品和300多萬字的文學翻譯作品,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葉君健用英語創作的小說集《無知的和被遺忘的》、在英國出版的《山村》等三部長篇小說,引起了歐美讀者的極大關注。特別是由他翻譯的全本168篇《安徒生童話》,一直以來備受讀者喜愛。
座談會上,中國作協主席鐵凝說,葉君健的一生,穿越了語言的疆界,自由地進行著文學創作。在中國文學如火如荼地“走出去”的今天,葉君健的創作實踐讓我們領悟到,只有真正回到民族的土壤,回到我們的歷史、文化,回到我們共同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文學才有可能成為穿越和化解隔膜的力量,成為讓互相遙望和想像的人們相互走近的橋梁。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