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記革命烈士孔繁益
摘要: 孔繁益資料圖。 □晚報記者 張麗麗/文 侯 飛/圖 孔繁益,字友三,又名劉方中、劉指南,1893年12月出生在汝南縣水屯寨(今屬駐馬店市驛城區)孟莊村大孔莊一個農民家
孔繁益資料圖。
□晚報記者 張麗麗/文 侯 飛/圖
孔繁益,字友三,又名劉方中、劉指南,1893年12月出生在汝南縣水屯寨(今屬駐馬店市驛城區)孟莊村大孔莊一個農民家庭。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了中共汝南黨組織最早的基層支部之一孔莊黨支部,參與建立了汝南縣最早的一批農民協會組織——聯莊會,是1928年1月水屯抗戰斗爭的主要領導人。
1941年3月,由于叛徒出賣,孔繁益第三次被捕后,被押到西安“西北勞動集中營”,1944年秋被秘密殺害。近日,記者見到了孔繁益的孫子孔令義。隨著他的講述,孔繁益的形象頓時鮮活起來。
“我爺爺自幼聰明伶俐,7歲便入私塾讀書,后因家境所迫,于1917年棄學從教,當起了私塾老師。”孔令義說,由于孔繁益較早接受馬列主義進步思想,上級黨組織很快吸收他為共產黨員。為宣傳革命真理和發展黨的組織,孔繁益先后在汝南縣的老君廟、閆寨、堰頭寺、王坡和確山縣的張樓、蘇莊等地任教。
攻打確山縣城
1927年3月中旬,楊靖宇、張家鐸、張耀昶、李則青等人決定趁北伐軍即將進入河南的時機,把四鄉的農民自衛軍集合起來,進行一次“亮牌”(即示威)行動,以顯示農民組織的力量。
“亮牌”行動開始的第三天,全縣各地農民越聚越多,鄰近各縣的農民武裝也來了,共有5萬人。在談判無果的情況下,楊靖宇、張家鐸、張耀旭三人組成攻打縣城指揮部,并迅速通知汝南、遂平等縣黨組織帶領農民自衛軍到確山支援。
搶糧斗爭壯大了黨的力量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全國處于白色恐怖之下。原來已經廢除的苛捐雜稅等又開征,一些土豪劣紳勾結官府衙門,頒發所謂的“派糧單”、“派款令”、“征稅法”等,老百姓不堪忍受。中共汝南縣委根據省委指示,決定在全縣范圍內掀起抗糧抗稅的運動高潮。
那時,駐扎在水屯寨的陜軍營長羊世同,勾結水屯稅長吳佩立,向農民增派稅收820塊大洋(銀元)。
此時,孔莊全村幾十名聯莊會員與羊世同理論,把十幾個陜軍圍在中間。羊世同見勢不妙,便以違法抗糧的名義,令爪牙將孔繁益的侄子孔祥法抓走,想以此阻止抗糧斗爭。當羊世同等人押著孔祥法往水屯寨內走時,各村聯莊會員聽到召集令后,都往孔莊跑去。
當他們聽孔繁益講述了事情的經過后,紛紛要求攻打水屯寨,救出孔祥法。說干就干,會員們冒著嚴寒,拎著大刀長矛、糞叉木棍等,不到一個小時,就將水屯寨四門團團圍住。抗稅放人的口號聲震天動地,羊世同嚇得躲在寨內不敢露面。
1932年初春,中共豫南特委派肖章領導開展反饑餓搶糧斗爭。農歷三月二十日汝(南)確(山)縣委在水屯大孔莊區委書記孔繁益的私塾學校內,召開各黨支部書記聯席會議,研究發動廣大群眾開展搶糧、分糧斗爭。
繼水屯搶糧后,汝(南)確(山)邊區分糧斗爭也風起云涌掀起了高潮,多次把從大地主家搶來的糧食分給貧苦農民。一天夜里,肖章、孔繁益帶領50多名赤衛隊員,包圍了南王寨一地主王某的宅院。由于院墻過高,經過一陣激戰,也未能攻破。
第二天,他們總結經驗教訓,決定挑選十多名身強力壯的隊員搭成人梯,越墻進院打開大門。見赤衛隊員沖了進來,多數家丁落荒而逃,王某則趴在床下發抖。
在這次搶糧、分糧的斗爭中,廣大貧苦農民得到了鍛煉,縣、區黨委及時把一些積極分子吸收到黨內,壯大了黨的力量。僅孔繁益領導的東區,在水屯周圍的農村,從1932年春到1933年4月,發展和建立了20多個黨支部,發展黨員200多名。
曾兩次建議王國華入黨
與王國華結識后,孔繁益一直想把他拉到黨的隊伍中。1928年冬,孔繁益首次向駐馬店區委書記郭欽先建議,發展紅槍會首領王國華入黨。
1932年,因王國華在農民“赤衛隊”搶糧等斗爭中表現積極,孔繁益再次建議他入黨。同年,王國華加入中國共產黨。
“我爺爺除了建議王國華入黨外,還幫他解過圍。”孔令義說,王國華少年時靠給地主種地為生,農閑時上山打柴,然后擔到離家十多公里的駐馬店柴火市場賣。1928年冬的一天,王國華在駐馬店賣完柴火回家時,差點兒被敲竹杠。
王國華回家路過一個小巷時,突然從路邊一間屋里走出一名年輕婦女,伸手去抓王國華頭上的帽子。王國華立即松開扶扁擔的手去護頭上的帽子,肩上的扁擔掉落了。由于王國華個子高,扁擔又重,落下的扁擔正好砸在那女子頭上,她頓時暈倒在地。
哪曾想,那女子是拉客的妓女。見她倒下,妓院老板娘和幾個妓女大叫:“將人打倒了,不給錢不讓走。”這一場景恰巧被路過此地的孔繁益看到,他便上前幫王國華解圍說:“剛才的事情我都看到了,確實是她要抓人家的帽子,人家用手護帽子扁擔才砸到她的。”
參加黨的六屆五中全會
1933年10月中旬,中共河南省工委派孔繁益、王國華、王國平等人,于
接到通知后,孔繁益、王國華等人于
朱德總司令最后對他們說:“回去以后,要把你們的游擊隊拉到‘三不管’的地方去,這樣才安全。”兩會結束后,王國華留在中央黨校學習,其余同志離開蘇區,繼續領導窮苦農民沿著艱苦的革命道路前進。
一門走出了三忠烈
據孔令義介紹,他爺爺弟兄三個,大哥叫孔繁信,曾任農民“赤衛隊”大隊長。
親人的相繼犧牲,并沒有打垮孔繁益繼續戰斗的意志。1933年秋,奉系軍閥圍剿鄂豫皖蘇區時,孔繁益被捕入獄。1934年春獲釋后繼續在汝南從事黨的地下工作,不久再次被捕,1935年4月被黨組織營救獲釋。出獄后,他仍在汝南水屯一帶以教書的名義,繼續進行革命活動。
1941年春,由于被叛徒出賣,孔繁益第三次被捕。在汝南監獄關了數天后,被轉到漯河國民黨三十一集團軍(湯恩伯部)軍法處。
同年8月,孔繁益被轉到國民黨專門迫害革命烈士的集中營——西安“西北勞動營”。后被作為重要政治犯押入勞動營特別監管所,又轉至胡宗南綏署終南監獄。1944年秋,孔繁益被國民黨頑固派秘密殺害,終年51歲。臨刑前,孔繁益大義凜然,高呼革命口號。
據孔令義介紹,他爺爺有兩個兒子,長子叫孔祥剛即他的父親,次子叫孔祥英。1944年,孔祥英從開封農林學校畢業后,便參加了新四軍,之后因負傷返回家鄉。解放前夕,孔祥英被王國華、肖章推薦南下到江西樂安縣任職,后定居在那里。
孔令義說:“我們兄妹8人,都受過良好的教育,有5個是共產黨員。”孔令義說,如今他哥哥和3個弟弟都已經去世,姐姐和妹妹都健在。
“對于爺爺的事跡,我小的時候經常聽老人講,汝南、確山、駐馬店的黨史、地方志也都有記載。”孔令義介紹,退休之后閑暇無事,他開始收集有關爺爺的書籍,如今已找到20多本。此外,他還喜歡給孩子們講他爺爺的英雄故事,如今孩子們都能把這些背下來。
前輩們的英勇事跡激勵著后人。孔令義說,因為爺爺是革命烈士,所以他無論走到哪里都受到大家的關注。如今他的孩子們也深有感觸,每當有人聽說他們是革命烈士的后代時,都會對他們多幾分尊重。而他的孩子們也都很爭氣,如今已成家立業,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奮斗。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