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的一朵鮮花——絲弦道《德孝情》創作成果簡評
摘要:□ 徐則挺絲弦道《德孝情》這一創新劇目的成功演出,是我市非遺傳承工作的一個新收獲,標志著我市非遺工作正在從搶救保護走向弘揚、發展的新階段。從中可以看到,由于官方和
□ 徐則挺
絲弦道《德孝情》這一創新劇目的成功演出,是我市非遺傳承工作的一個新收獲,標志著我市非遺工作正在從搶救保護走向弘揚、發展的新階段。從中可以看到,由于官方和民間的共同努力,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珍貴的文化資源,正在進入廣大文藝工作者的視野,成為他們創作活動的重要內容和重要載體。其中,我市第五屆戲劇大賽金獎劇目絲弦道《德孝情》的創作實踐引人注目,為我市非遺傳承工作積累了重要經驗,對此有必要給予認真總結和研討。
曲藝體裁上的重要創新
絲弦道《德孝情》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對絲弦道這一傳統曲藝體裁的傳承和創新。經過六七十年的沉寂,發端于我市平輿、汝南的絲弦道能夠重見天日,再綻新枝,首先得益于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同時也得益于相關黨政領導的重視,得益于有關專家和文藝工作者的創造性努力。
放眼全國曲壇,一個時期以來,北有二人轉,南有蘇州評彈,而遼闊的中原地區一直處于沉寂的狀態。絲弦道、河南墜子、大調曲子、山東柳琴、湖北漁鼓等姊妹說唱藝術,都鮮有消息。這次,絲弦道《德孝情》令人耳目一新。它不是對絲弦道傳統形式的簡單整理、挖掘、再現,而是在傳統基礎上的一次重大創新。這種創新表現在樂器配置、曲牌音樂、演唱形式、劇本體制、舞臺調度等方面。絲弦道《德孝情》的成功演出,刷新了傳統絲弦道的藝術面貌,提高了絲弦道的藝術表現力,為絲弦道的進一步弘揚和發展拓寬了路子,振奮了士氣,積累了經驗,鍛煉了隊伍。
社會責任上的自覺擔當
歷史上的說唱藝術并非完全為了取悅聽眾,而是承載著一定時代的禮樂文化,寓教于樂,傳情說理。絲弦道《德孝情》繼承發揚了我國傳統曲藝藝術的優良傳統,用飽蘸激情的筆觸、生動曲折的故事,弘揚了健康向上的德孝理念,鞭笞了好逸惡勞、以鄰為壑、見利忘義的丑惡行徑。
整個劇目充分體現出主創人員深厚的藝術修養、精湛的專業造詣和銳利的思想鋒芒。絲弦道《德孝情》的主創人員、編劇、音樂設計陳嶺和導演王小更在社會責任上的自覺擔當,不僅體現在對劇本主題思想的把握,而且體現在對傳承、弘揚優秀文化遺產的高度自覺。《德孝情》是對傳統絲弦道藝術的一次認真的開掘、精彩的再現、重要的創新,讓我們領略到天中人民開創的獨具魅力的曲藝藝術,像一股甘冽的清泉,從遙遠的過去流淌到我們的身邊。這是文明的對接,這是歷史的賡續,這是一道風味獨特的精神盛宴,是對天中歷史文化的深度解讀。
開創絲弦道的光明未來
據河南曲藝志叢書《駐馬店地區曲藝志》記載:“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僅汝南一縣,絲弦道班就有40多個,演員350多人。”傳統的絲弦道藝術,之所以能夠廣泛傳布,盛極一時,是因為它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一是開山鼻祖萬道同的文化根底深厚,綜合素質高,使絲弦道一出世就不同凡響,應者云集;二是在曲牌音樂的開創上扎根天中,博采眾長;三是在劇本創作上秉承文以載道的優良傳統,采用現實主義手法,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人民性、諷喻性,產生了《放洋煙火》、《李豁子離婚》等優秀作品,助推絲弦道完成了由簡到繁,由敘事體向代言體,由文人雅士自娛自樂到專業和商業演出的演變過渡。相比中原地區曲壇上其他姊妹藝術,絲弦道具有起點高、形式完整、音樂形象鮮明、表現力強等優勢。
《德孝情》的一個重要貢獻,就是在絲弦道原有的高起點上有了新的發展、新的突破,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在音樂方面。絲弦道作為一種團體演唱藝術,是以音樂為其靈魂的。《德孝情》在音樂方面的實踐,為絲弦道進一步的弘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音樂設計者陳嶺基于數十年的音樂創作實踐,厚積而薄發,駕輕就熟,在曲牌整理、樂隊配置、唱腔設計、演出形式革新等方面都有不凡的表現。
除了音樂方面的成功外,《德孝情》在舞美、道具、舞臺調度、角色設計等方面也有可圈可點之處。《德孝情》的成功給了我們一種信心:絲弦道有可能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我們希望在未來的中國曲壇,形成“北有二人轉,南有蘇評彈,中有絲弦道”的輝煌格局。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