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德:做群眾利益的代言人
摘要:記者 劉仁忠在汝南縣三橋鎮桂莊村有這樣一名村干部,雖年逾花甲,但紅光滿面、精神抖擻,說起話來鏗鏘有力、如雷貫耳。他,1968年進入桂莊村委工作,40多年如一日,盡心盡力
記者 劉仁忠
在汝南縣三橋鎮桂莊村有這樣一名村干部,雖年逾花甲,但紅光滿面、精神抖擻,說起話來鏗鏘有力、如雷貫耳。他,1968年進入桂莊村委工作,40多年如一日,盡心盡力、盡職盡責,風塵仆仆、任勞任怨,一年四季穿梭于田間地頭、奔走于千家萬戶,無論刮風下雨、半夜三更、天寒地凍,只要群眾有困難,他隨叫隨到、毫無怨言,憑借著對黨和人民的一片赤誠,成功調解無數起群眾矛盾糾紛。他,就是曾被駐馬店市政法部門評為“基層十佳人民調解員”的張子德。
張子德1945年6月出生,三橋鎮桂莊村二組人。1959年~1968年期間,他曾在三橋鎮野豬崗村當過公立教師,由于文化程度高、工作認真負責、待人熱心真誠,于1968年被抽調到桂莊村委工作。參加工作后,他扎實工作,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于1969年7月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多年來,他歷任村團支書、民兵連長、治安主任、副支書,現任桂莊村支部委員、村委副主任,同時兼任村人民調解員。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他始終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去辦,哪里出現了矛盾糾紛,哪組的群眾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他都第一時間出現在調解現場,切實為群眾解決困難;他堅持做群眾利益的代言人,用恒心、毅力捍衛群眾的合法權益,用正義、真誠感動了無數群眾。
心系群眾 扎根農村 無私奉獻
熟悉張子德的人都知道,張子德雖嚴于律己,對群眾卻和藹可親。對困難群眾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在家等著,我馬上就去。”群眾對他也是敢說實話、敢說真話。他樸素節儉,一件衣服穿了十來年,一雙鞋補了好幾個補丁仍舍不得扔,一輛電動車也是壞了修,修好了接著騎,現已和他一樣進入了“高齡”。無論他走到哪兒,都隨身帶著一個記事本。全村796戶3426人,誰家住在哪里,家庭條件怎么樣,家中幾口人、幾畝地,他都在本上詳細記錄。張子德常說:“只有摸透了各家各戶的實際情況,調解時才能做到有的放失。”大量的實地調查研究為他能夠圓滿調解各種矛盾糾紛奠定了堅實基礎。
工作敬業 一絲不茍 無怨無悔
幾十年來,張子德雖然歷任好幾個職務,但他對每項工作都極其認真負責。無論組織安排什么工作,他從不挑肥揀瘦,而是想方設法高質量完成。他認為,既然是村干部,就要當好村干部,要比別人多付出、多吃苦、多跑路、多受罪,為群眾辦事要甘愿犧牲、甘愿奉獻。他所負責的治安調解工作,各種檔卡資料一應俱全、規范有序,他所在的桂莊村多次被縣、鎮評為平安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2010年,三橋鎮開始實施安全飲水整村推進工程。當工程安裝工作開展到桂莊村翁沖組時遇到了困難,有幾戶群眾阻撓施工人員,不讓通向鄰村的自來水管道從自家地里通過。調解幾天了,可一直沒有進展,眼看工期一天天耽誤下去,水廠領導十分著急,鄰村干部找到張子德商量解決辦法。張子德考慮到,如果部分群眾不顧大局,過分計較個人得失,安全飲水工程就不能順利推進,下游村的群眾就無法吃到放心水,這是關系到民生問題的大事,再難也要解決。為了做通群眾思想工作,他把幾戶鬧事群眾及其家人叫到地里,指著已經停工的現場說:“各位父老鄉親,咱想一想,假如我們是鄰村群眾,別的村民不讓我們吃自來水,你們心里咋想?安全飲水是惠及全鎮群眾的大事,咱得讓鄰村的群眾吃上自來水啊!大家一定要想明白,要讓好事辦好辦實,我們要積極支持配合才行啊!”張子德一席推心置腹的講話,感動了他們。鬧事群眾說:“張主任,我們做錯了,讓他們修吧,我們不能害人不利已,落得罵名。”
化解矛盾 經驗豐富 百折不撓
張子德長期從事矛盾糾紛化解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無論是鄰里糾紛、家庭不和、不孝老愛幼的小事,還是群眾在外合法權益受侵害求助的大事,他都有一套科學恰當的處理辦法。十幾年來,他南下去過福建、北上去過商丘、西北去過新疆,運用法律武器成功調解了無數起復雜案件。在村里,群眾有事了就去找“張調解”,“張調解”一到,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
王付玲是桂莊村王莊組人,2005年秋收后只身來到福建省廈門市一家造紙廠工作,雖然工資不高,但工作穩定,王付玲對這份工作也還算滿意,可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差點毀了她的一生。一天上午,由于工作不慎,造紙廠碎草熔爐里的熱水溢了出來,濺到她的臉部及身上,造成大面積燙傷。工人們趕緊叫來了“120”,迅速把她送進醫院,但廠方只付了3500元的治療費后便對她置之不理,她多次和廠方商量無果。萬般無奈下,王付玲通過其父母把張子德從家中接到廈門,為自己討說法。張子德詳細了解情況后,同廠方交涉王付玲燙傷賠償事宜。起初廠方代表百般推脫,后來干脆不露面。針對這種情況,張子德立即找到當地人事勞動部門反映問題,并聘請律師準備與廠方打官司。在當地勞動部門和律師的壓力下,廠方代表終于同意見面。張子德義正言辭地說:“工人給你干活賺錢你高興,出了事故你就不管了?咱得講點良心,王付玲雖是一名農民工,但她是在工作期間出的事,你就有責任賠償。如果這件事傳出去,你的公司還開不開?”幾句入情入理的話讓廠方代表認識到了錯誤。張子德又同廠方代表講政策、講法律,采用換位思考的辦法,終于讓廠方代表明白了一位農民工外出務工的艱難。在張子德的一次次努力下,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廠方一次性賠償治療費、營養費、誤工費等共計3.5萬元,王付玲也及時得到了治療。
用公心、愛心、誠心為群眾辦事
2011年1月,桂莊村羅莊組村民鐘新明、鐘拐臉等8人共同抓住一只流浪狗,當天晚上就燉起了狗肉,鐘拐臉等7人直到喝得醉醺醺后方才回家,忘記了把鐘新明也喊過來一起吃狗肉。第二天早上,當鐘新明得知狗肉已被他們吃掉后,怒火中燒,二話不說就去找鐘拐臉理論。誰知他們幾人把鐘新明狠狠羞辱了一番,還責怪他應該自覺過來。無處發泄的鐘新明一氣之下,回到家中,拿起農藥一飲而盡,在被家人送往醫院的途中斷了氣。鐘母得知事情緣由后,要求鐘拐臉等人每人賠償1萬元,否則就要報案,而他們幾人認為鐘新明之死與他們并沒有太大關系,每人只愿拿出1000元作為喪葬費。雙方僵持不下,鬧得不可開交,鐘母悲憤氣惱之余,也要尋死覓活。當時,事態不斷惡化升級,得知情況的張子德立即趕了過去,找到鐘母,開導安慰她,告誡她千萬不要輕生,一定能幫她處理好這件事情。然后,他逐家逐戶協商,費盡周折做通了鐘拐臉等人的思想工作,最后只有鐘拐臉的妻子王某態度蠻橫,絲毫不愿讓步,張子德對她講道理、講親情、講法律,費盡了心血,磨破了嘴皮。無奈之下,這位六旬老人竟然跪到了王某面前說:“妹子,我給你跪下了,看在我的面子上,你們每家拿出3000元,讓鐘新明入土為安,不要讓死者的老母親再傷心了!”真誠的話語終于打動了王某,在場的人無不深深感動。一起事件在他的調解下終于成功化解。鐘母感動得老淚縱橫,張子德安慰她說:“老母親,人死不能復生,您要保重身體。只要你們幾家不生氣,我做出的犧牲不算什么。”
這就是令人肅然起敬、用真情感化群眾的基層好干部張子德。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