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發現大型清代火藥工坊遺址群
摘要: 新華網重慶12月16日專電(記者 張琴)記者從重慶市文化委員會獲悉,重慶市黔江區石家鎮石家社區群眾近日在小地名賀家洞尋找地下水抗旱救災時,在洞中發現了一大
新華網重慶12月16日專電(記者 張琴)記者從重慶市文化委員會獲悉,重慶市黔江區石家鎮石家社區群眾近日在小地名賀家洞尋找地下水抗旱救災時,在洞中發現了一大型火藥工坊遺址群,其煉硝場所、設施均未受損。
據了解,賀家洞洞長約2公里,洞內寬二三十米,高數十米。火藥工坊遺址群距洞口約五六百米,有灶臺、硝池20多個。灶臺和硝池均呈圓形,塊石砌成,跟土家族煮飯的灶臺一樣,灶臺口徑在60厘米至150厘米之間;硝池口徑在30厘米至50厘米之間。整個洞內都有采挖硝土的痕跡,火藥工坊遺址群面積較大。
考古專家表示,該火藥工坊遺址群,從形態看始于清朝,因為在溶洞內保存比較完好,屬國內少見,能夠再現古代制硝工藝流程原貌,對研究明清時期的礦冶開采具有極高的價值。川東、鄂西一帶是最早用熬硝生產火藥的地方,制造炸藥需硫磺、硝土、木炭。武陵山區喀斯特地貌恰好有天然硝土,土家族人就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資源,一千年前就開始為制造炸藥提供原材料。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