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開展包括景點居民點等11類地名普查
摘要:洋地名、一地多名、重名今后統統規范近30年來,鄭州市城市建成區已由80.5平方公里增長到382.7平方公里,由于城市建設規模的迅速擴張,城鄉行政區劃多次調整等諸多因素,導致
洋地名、一地多名、重名
今后統統規范
近30年來,鄭州市城市建成區已由80.5平方公里增長到382.7平方公里,由于城市建設規模的迅速擴張,城鄉行政區劃多次調整等諸多因素,導致許多老地名逐步消失,新地名不斷涌現。
昨日上午,鄭州晚報記者從市政府會議上獲悉,我市將用4年時間,全面普查居民點、建筑物、旅游景點等11類地名的名稱及相關信息,同時,將對備受市民關注的“洋地名”、“一地多名”等眾多不規范地名進行標準化、規范化處理。
鄭州市擁有眾多百年以上歷史地名
數據顯示,我市符合條件的千年古縣有4個,千年古(城)鎮有16個,千年古村落有45個,擁有百年以上歷史的地名更為眾多。然而,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大量有重要歷史和文化價值的地名不斷消失,破壞嚴重,亟須進行搶救和保護。
自1986年第一次全國地名普查以來,鄭州已有近30年沒有開展過地名普查工作。根據安排,新一輪地名普查從今年7月1日開始,到2018年6月3日結束,歷時4年。登封市和金水區(含鄭東新區代管原金水區所轄區域)作為試點單位將先期開展普查,其他地方分階段進行。
此次普查將查清我市所轄全部行政區域范圍內的各類地名基礎數據,涵蓋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實體和人文地理實體兩大門類,涉及11類,包括行政區域名稱,非行政區域名稱,群眾自治組織名稱,居民點名稱,交通運輸設施名稱,水利、電力、通信設施名稱,紀念地與旅游景點名稱,建筑物名稱,單位名稱,陸地水系名稱,陸地地形名稱等。
清理“洋地名”將先征求居民意見
早上在“威尼斯”起床,中午到“維也納”辦事,晚上在“曼哈頓”吃飯逛街,不出鄭州也能“周游世界”……這是網友編的鄭州地名段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市樓盤小區扎堆“取洋名”的現象。同時,關于我市城市道路一地多名、地名重名等問題也受到市民關注。
作為此次地名普查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我市將進一步規范各類地理實體名稱。
“‘洋地名’雖然有悖于國家的相關地名規定,但目前已大量存在。”市民政局區劃地名處處長張向軍接受鄭州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這部分“洋地名”,將按照我市的相關法規,首先征求相關小區居民的意見,穩妥地進行標準化處理。
呼吁保留有故事的“老鄭州”地名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建設進程的加快,我市城中村改造進程也進一步加快,很多村莊已經淹沒在城市化進程中,同時很多有特色、有故事的村名已經退出使用,這些村名是否該保留下來呢?如何才能有效地保留?
“我們一直在倡導,希望改造后城中村新建小區,能夠盡量保留原來的村莊名稱,以此來保留城中村的記憶,留住‘老鄭州’的城市記憶。”張向軍呼吁說。
張向軍同時表示,對于此次地名普查中,市民如果發現不規范的地名,可以及時登錄“鄭州地名網”進行留言,提出您的意見和建議。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鄭州晚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