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文化 鄉土文化 老照片

162項傳統戲劇納入“非遺”保護傘

2014-12-19 11:21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xmx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 162項傳統戲劇納入“非遺”保護傘 “重申報輕保護”演出劇種驟減是戲曲的榮耀還是悲哀? 新華網北京12月18日專電(白瀛、郭晨琦)隨著

      

162項傳統戲劇納入“非遺”保護傘 “重申報輕保護”演出劇種驟減是戲曲的榮耀還是悲哀?

      新華網北京12月18日專電(白瀛、郭晨琦)隨著日前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公布,又有包括線腔、平講戲、東河戲、永修丫丫戲在內的4個戲曲劇種被列入“非遺”的保護名單。至此,共有162項傳統戲劇被納入“非遺”保護傘下。

  然而,還在演出的劇種卻在逐年下降:上世紀末還有394個,如今卻只有不到200個。成為“遺產”是戲曲的榮耀還是悲哀?日前在中國戲曲學院主辦的“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戲曲劇種傳承與保護學術研討會”上,專家們對此進行了討論。

  戲曲面臨“申遺”異化尷尬

  從2001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中國的昆曲藝術為人類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到2006年6月10日被我國確認為首個文化遺產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

  文化部非遺司副司長馬盛德介紹,截至目前,已有611位戲曲人被認定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中央財政近年來投入到傳統戲曲保護和傳承方面的費用也有近4億元;在文化體制改革轉企改制中,很多戲曲院團作為事業單位被保留下來,繼續受到了國家的保護和扶持。

  然而,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戲曲也面臨著來自“申遺”被異化的尷尬。

  中國戲曲表演學會會長劉文峰說,“重申報輕保護”的現象很普遍,許多劇種雖然是國家級‘非遺’項目,但并未得到真正的保護。“比如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遺’的賽戲,曾經在山西、河北、內蒙古、河南一帶流傳,而現在已經沒有演出了。還有很多其他的戲也是名存實亡。”

另據河南省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譚靜波透露,現在很多地方為了本土劇種“申遺”成功,強制改變劇團屬性。如本來山東有很多豫劇團,通通被改變成為山東梆子劇團。

  “內”憂“外”患加劇戲曲衰亡

  馬盛德介紹,20世紀末,中國曾有394個劇種,到2004年只剩260個劇種仍在演出,但是目前只有不到200種。以戲曲劇種最多的山西為例,1982年有48種,2012年僅剩了28種。

  “城鎮化進程中,鄉村社會的傳統生活方式逐漸瓦解,進入城鎮的青年群體相繼轉向了電影、電視、廣播、互聯網等現代傳播媒體,使得傳統戲曲的受眾群體不斷萎縮,生存空間遭到了嚴重擠壓。”他說。

  除了外部環境,戲曲本身也面臨發展困境。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田青認為,目前戲曲同質化,目標單一,手段相同,比如現在地方戲的伴奏樂器幾乎都用到大提琴,而特色樂器越來越少。“我去山西見到一個漁鼓樂隊,樂器里卻沒有漁鼓,因為聲音太小給替換掉了。”

  對此,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尹曉東指出,西方音樂劇比我國戲劇誕生早,卻未被列入世界“非遺”名錄;相反,我國大量傳統戲劇都已經成為“遺產”,甚至有5個成為世界“遺產”。“我們不能用回歸本體的退守,來遮掩我們創造力的缺失。”

  戲曲不能脫離當代生活

  究竟如何保護作為“非遺”的戲曲?劉文峰說,保護一個劇種首先要重視傳承傳統劇目,其次必須要有劇團。“這幾年傳統戲劇消亡很快,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我們文化體制改革過程中,很多劇團,特別是稀有的劇團沒有被保護下來。”

  尹曉東說:“古老劇種重在保護,同時也要發展。但是對于新興的劇種,要與時俱進,體現時代性,不應該一概躲進‘非遺’的保護傘下。”

  譚靜波也表示,劇種發展既要保持原味又要勇于創新。“比如豫劇,既繼承著傳統作品又有現代的作品。無論內容還是表演形式、唱腔,都在向前發展,所以走向了世界,到了意大利,進了百老匯。”

  此外,劉文峰強調,戲劇類“非遺”傳承的根本目的是傳統文化傳承。“戲曲不能脫離當代人的生活,要在現實生活當中,使我們的傳統文化發生作用。”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西县| 澄迈县| 贺兰县| 厦门市| 双辽市| 合江县| 将乐县| 竹山县| 静宁县| 西乌珠穆沁旗| 浦江县| 西吉县| 炉霍县| 鲜城| 三门县| 都昌县| 和顺县| 河东区| 正镶白旗| 宝鸡市| 定南县| 体育| 子洲县| 玉门市| 南陵县| 若羌县| 雅安市| 涟源市| 诸暨市| 栾城县| 荆州市| 九龙城区| 荣昌县| 怀来县| 张家港市| 金堂县| 思茅市| 鹿泉市| 麦盖提县| 河津市| 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