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筆跡還原甘露寺感應舍利出土
摘要:梁白泉先生捐贈儀式現(xiàn)場 昨天下午,在南京市檔案館9樓會議室里,中國文博屆資深專家梁白泉把自己長期珍藏的書籍、著作手稿、珍貴照片、獎狀、禮品等近千件檔案無償捐贈給
梁白泉先生捐贈儀式現(xiàn)場
昨天下午,在南京市檔案館9樓會議室里,中國文博屆資深專家梁白泉把自己長期珍藏的書籍、著作手稿、珍貴照片、獎狀、禮品等近千件檔案無償捐贈給南京市檔案館永久珍藏。
江南時報記者 程嵐嵐/文 秦懷珠/攝 實習生 盛陽 通訊員 梅正亮
捐贈資料全是原始手稿
今年已經87歲的梁白泉,精神矍鑠。這位原南京博物院院長、南京文物保護“智囊團”的核心成員,近年不斷發(fā)聲,為文物保護吶喊,糾正政府部門的偏差。
梁白泉告訴江南時報記者,這次捐贈的近千件檔案資料,全部都是與工作相關的,“考古學、人類學的報告、手稿等,全都是原始資料。對研究歷史、考古等方向的學生,還是有些幫助的。”記者細細翻看,發(fā)現(xiàn)了捐贈資料里的大量“考古筆跡”,比如:高郵天山漢墓發(fā)掘、東陽城遺址發(fā)掘、鎮(zhèn)江甘露寺古鐵塔塔基發(fā)掘報告……
88歲的考古界泰斗、歷史學家蔣贊初也特地趕到現(xiàn)場,與梁白泉這位中央大學的同窗共話一生治學、研究之路。
考古筆跡還原鎮(zhèn)江甘露寺感應舍利出土
2008年,南京長干寺地宮出土的佛頂骨舍利、感應舍利、諸圣舍利,轟動全球。“這三種舍利中,感應舍利是有歷史記載的,是六朝時期梁武帝所放。”蔣贊初在捐贈現(xiàn)場對記者說,這感應舍利不僅南京有一份共10枚,鎮(zhèn)江甘露寺也曾經發(fā)現(xiàn)11枚。
而鎮(zhèn)江甘露寺的考古發(fā)掘隊長,便是梁白泉。梁白泉在手稿上寫道,甘露寺鐵塔塔基修復工程在1960年的4月開始,當工程進行到重修塔身基礎的時候,又決定對塔基進行一次發(fā)掘。一共發(fā)掘了10天,出土文物兩千多件。出土的文物,包括有石、玉、骨、金、銀、銅、鐵、陶、瓷、琉璃、木、漆、紙、絲等14類,其中多是唐末佛教藝術珍貴文物;而尤其重要的是從南京古長干寺移來的感應舍利11枚。
“感應舍利是在甘露寺地宮發(fā)現(xiàn)的,這11枚感應舍利,應該是唐朝時期,一個名叫李德裕的人帶去瘞藏的。”梁白泉說,其實,當時甘露寺出土的佛舍利總數(shù)共有772粒。唐代瘞下的計有兩處:長干寺舍利小金棺內11枚,禪眾寺舍利金棺內156枚。
為數(shù)不多的把捐贈資料全部公開的專家
南京市檔案館對記者透露,其實早在2012年,梁白泉就已經開始陸續(xù)把自己長期珍藏的書籍、著作手稿、研究資料等捐贈給該館了。三年下來,梁白泉到底捐贈了多少珍貴資料,連他自己也記不清了。
據(jù)了解,南京市檔案館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已經展開名人檔案征集工作,每年征集1-2位名人檔案資料。“我們館里目前已經征集了近30位名人,全部是各行各業(yè)的領軍人物、泰斗。現(xiàn)下正在進行的就有辛亥先烈范鴻仙,當時也是國民黨的上將,除此之外還包括一些歷史人物,以及現(xiàn)在文化界、軍事界的一系列名人,比如南京市首屆十大文化名人,目前有8位的檔案都在南京市檔案館。”南京市檔案館征集利用處處長劉峰說道,“不過,像梁白泉這樣,肯把捐贈資料全部公開的名人,屈指可數(shù)。”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江南時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