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綠豆生姜熬水喝 冬日不再口干舌燥
摘要: 成都商報記者 周恒 鼻炎 支招醫生:施正忠(擅長治療內科、婦科、兒科疾病) 藥方(成人劑量):防風15g、白芷15g、蒼耳子30g、北細辛3g、辛夷花30g、薄荷10g、
成都商報記者
周恒
鼻炎
支招醫生:施正忠(擅長治療內科、婦科、兒科疾病)
藥方(成人劑量):防風15g、白芷15g、蒼耳子30g、北細辛3g、辛夷花30g、薄荷10g、黃芩10g、蔥白頭3根(2寸帶須)、甘草5g、大棗2枚、生姜3片
體虛多汗易感冒
支招醫生:周光華(擅治內科疾病)
藥方(玉屏風散):黃芪30g、炒白術15g、防風15g、臭甘草10g
本方益氣固表,止汗御風,有如屏障。尤其適用于老人、兒童體虛多汗且經常易感冒人群。經常服用可提高抵抗力增強免疫力,對某些慢性病如慢性鼻炎、咽喉炎、蕁麻疹、支氣管哮喘也有預防作用。
心腦血管保健
支招醫生:楊朝華(擅長中醫內科)
藥方:林下參粉100g、三七粉150g、丹參粉150g、山楂粉150g
服用方法:此方為1個月的量,混合粉末每天吃2次,早晚各8g,沖服。
陰道類、外陰類不適
及宮頸糜爛
支招醫生:曾世田(擅治婦科及不孕不育)
藥方(外用):黃柏30g、苦參50g、蛇床子15g、白蘚皮30g、重樓15g、地丁30g、金銀花15g、蜈蚣2條、海蛸20g、花椒10g、大蒜一個(打破)、冰片3g(研細,煎好藥后再下)。另:外陰潮濕加蒼術15g、枯礬10g;內陰灼痛加澤蘭15g
煎制方法:泡30分鐘,加2000-2500ml水煎30分鐘(小火)。
外用方法:坐浴,每次10-15分鐘,每日兩次,另用沖洗器沖洗內陰數次。
治療周期:2周,經期停用。
風熱咳嗽
支招醫生:黃再軍(人稱黃風濕)
藥方:桑葉15g、菊花15g、桔梗15g、連翹15g、杏仁15g、薄荷15g、蘆根20g、花粉20g、桑白皮15g、淡竹葉30g、板藍根20g、生地30g、郁金15g、甘草6g。 另外再加黃芩15g效果更佳。
服用方法:水煎服,每副吃兩天,每天3次,每次150ml。這是風熱咳嗽的基礎方,隨癥加減。
慢性頭痛(怕風、怕冷)
支招醫生:陳府(擅治疑難雜癥)
藥方:麻黃30g、細辛30g、川穹30g、藁本30g、蔓京子30g、防風30g、白芷30g、羌活30g、炮附子50g(先煮兩小時)、生姜為引
煎制方法:溫水浸泡60分鐘后熬制3次,第一次開后40分鐘,第二、三次開后30分鐘,將3次所煎藥水合在一起。
服用方法:日服3次,每次150ml。
降血壓血脂,治便秘
支招醫生:張新渝
成都中醫藥大學張教授認為是藥都有三分毒,他更主張養生保健。輕微的一般性病痛,多用食療更安全,療效也不差,所以給大家推薦了下面3張食療方子:
降血壓食療方:芹菜(莖、葉全用)100g、玉米須100g
服用方法:煎煮5分鐘,取汁300毫升,當茶飲,一日一劑。
降血脂、膽固醇食療方:玉米須100g、白蘿卜種子10g、生山楂5g
服用方法:煎煮5分鐘,取汁300毫升,當茶飲,一日一劑。
習慣性便秘食療方:紫菜5~10g
服用方法:煎煮5分鐘,取汁100~150毫升,加芝麻油15~20毫升,一次性內服,一天一次。
小兒咳嗽、外寒內飲、
畏冷咳嗽吐白痰
支招醫生:陳府
小兒咳嗽、外寒內飲、畏冷咳嗽吐白痰藥方:赤芍10g、炒甘草10g、麻黃10g、桂枝10g、干姜10g、細辛6g、半夏10g、五味子6g、蘇子10g、萊菔子10g、白芥子10g、紫苑10g、冬花10g、炮附子10g
煎制方法:溫水浸泡60分鐘后熬制3次,第一次開后40分鐘,第二、三次開后30分鐘,將3次所煎藥水合在一起。
服用方法:日服3次,每次30~50ml。
胃炎
支招醫生:孔憲東(擅長自然療法無骨折三椎正骨)
孔師傅說,胃有炎癥就會痛,而對于胃炎的治療,中醫叫下火,西醫叫消炎。通過下火的方式治療胃病,火沒有了,炎癥消除了,疼痛也就止住了。
胃炎藥酒藥方:知母10g、甘莘10g、赤芍5g、白酒250g
藥酒制法:白酒泡半月。
服用方法:每天飲2次,每次5g。
雖然這是藥酒,喝完了也不能開車呀!
糖尿病
支招醫生:楊朝華
該藥方可有效控制血糖上升,家族有糖尿病遺傳史但還未得糖尿病的,預防最好啦!
藥方:天花粉5g、石斛5g、麥冬5g、枸杞5g、山楂5g
服用方法:泡水或煮水喝,可連續喝1-3個月。隨時監測血糖值可見療效。
熱重,口干舌燥
支招醫生:陳昱(擅治疑難雜癥)
食療:苦瓜200g、綠豆100g、生姜10g(三種食材加入清水煮湯,放少許鹽,味道清新甘甜)。
冬日,干燥火重,吃綠豆解毒那是極好的;有植物界胰島素之稱的苦瓜,又十分清火。血糖偏高者常喝此湯,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超愛吃燒烤、火鍋之類“重口”的朋友,如果常年長痘、長潰瘍可試此食療方法。
婦科炎癥(下滯濕熱)
支招醫生:熊素英(擅治兒科、婦科)
熊婆婆覺得,現在的女娃娃愛吃冰的、辣的,過了嘴癮,卻成了難言之隱,比如瘙癢、異味等婦科炎癥,影響生活。
藥方:紅藤15g、敗醬草20g、琥珀15g、大薊20g、小薊20g、白果仁15g
煎制方法:每副藥煎2次。
服用方法:日服3次,每次100ml。
這個藥方價格說出來便宜到嚇死你!5.39元一副,3副下來也才十幾塊錢。
艾灸增強抵抗力
支招醫生:熊啟君
從事中醫針灸臨床工作10余年的熊醫生表示艾灸以下穴位可以增強機體抵抗力及免疫力,對虛寒性胃腸疾病療效顯著,也是自我養生保健行之有效的方法。
艾灸穴位:中脘、天樞、神闕、關元、足三里
操作方法:在藥房購買灸條,把灸條點燃,在上面說的5個穴位距離皮膚3~5cm處炙烤,灸至皮膚溫熱發紅,有溫熱感,而又不致產生灼痛和燒傷皮膚為宜。每個穴位炙烤時間大概10分鐘左右。可在網上搜索穴位圖。
丘疹、皮炎、過敏
支招醫生:翟慕東(擅治皮炎)
初起效驗方(內服),名叫二花綠豆飲:紫花地丁30g、野菊花15g、綠豆40g、蒲公英30g、生甘草10g、旱蓮草20g、冰糖適量(冰糖量因人而異)
服用方法:每日一劑,分3次服用,服時加入冰糖。兒童減半。
黃連搽劑藥方(外用):黃連粉30g、克霉唑軟膏1支、風油精1瓶
使用方法:每次取黃連粉10g,用克霉唑合風油精作為調和的賦形劑。調成糊狀,外搽患處。配合服用二花綠豆飲。
注:以上方子皆為談資生產隊在各位中醫老師處求得,藥方確出自對應醫生之手,但談資生產隊不擔保各方子定然有效且無副作用,請大家酌情試用,若有疑慮,可咨詢各對應中醫老師。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成都商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