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旅游 出境游

爭搶中國\"財神爺\" 中國游客全世界\"掃貨\"海外購買力驚人

2015-02-04 09:33 來源:駐馬店網 責任編輯:ldm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  全世界“掃貨” 中國游客海外購買力驚人  點睛語——  進入巴黎市中心的“巴黎春天”或“老佛爺”,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仍

  全世界“掃貨” 中國游客海外購買力驚人

  點睛語——

  進入巴黎市中心的“巴黎春天”或“老佛爺”,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仍在國內大型百貨公司購物的錯覺:中國同胞的親切面孔隨處可見,流利的漢語“歡迎光臨”時時在耳邊響起。

  置身日本大型電器商店,中國導購總在不經意間出現,在解決所有疑問的同時提醒你,用銀聯卡付款有額外折扣。在韓國明洞,“歡迎您來訪”的漢字橫幅高高掛起,給中國人賓至如歸的溫暖。

  自2012年以來,中國已經超過美國和德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旅游消費國。全世界都在驚嘆中國游客的購買力,都在為了中國游客的消費而作出種種改變,費盡心思地迎合眾多來自中國的、消費力最強的“財神爺”。

  概況

  超美德成第一旅游消費國

  中國游客已經向世界證明了自己的消費能力。聯合國的統計顯示,早在2012年,中國海外旅游消費總額達1020億美元,首次超過美、德等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際旅游消費國。接下來的兩年,中國人穩坐第一的寶座。

  記者調查發現,中國游客的消費能力在許多國家均有體現。據各國當地旅游協會統計,在美國,中國游客每次出行約消費6000美元;在英國達到1600英鎊;在德國則是2500歐元,幾乎是其他國家游客的3倍。

  中國旅行團前往英國比斯特購物村。(劉麗娜 攝)

  掃描

  購物村成“中國村”

  購買奢侈品仍然是中國人到發達國家旅游的一大主題。在比斯特購物村走一圈,記者發現,在一線國際大牌折扣店里血拼的顧客,一半以上是黑頭發黃皮膚的中國人。毫不夸張地說,中國游客的到來已經讓這個位于倫敦郊區的購物中心幾乎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中國村”。“這里沒有哪個商家不喜歡中國人,因為中國人出手特別大方。今天早上我就接待了一位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他買了二十幾個錢包,花了近八千鎊,說是要給下屬發年終獎品。”巴寶莉折扣店導購陳先生說。

  在比斯特購物村的退稅中心,為退稅大排長龍的幾乎都是中國面孔,連在現場維護秩序的也是一個中國留學生。

  在法國番禺富善社社長方顯秋的眼中,國內部分游客在法國購物是出了名的豪氣。“我曾經陪好幾個團的國內朋友購物,其中一個團人均消費5萬歐元,有時一人就花費十多萬歐元。”她說。

  對此,馬來西亞駐廣州總領事木山利先生深有同感:“我記得在過去,馬來西亞人一談到日本游客都說‘哦,他們很有錢’。現在我們談到中國游客也有同樣的感嘆。”

  澳大利亞商家擺放顯著的“銀聯”標識。(陳憂子 攝)

  改變

  購物從“紀念”到“體驗”

  在悉尼經營綿羊奶和羊毛毯商店的店主Alex稱,廣東游客曾經消費第一的地位逐漸讓位給了江浙滬的游客,這背后是老廣們的消費觀念日趨理性。中國人人情大過天,老廣以前多給親朋好友帶紀念品,帶有炫耀和發放戰利品的性質,現在多數人都是在詳細了解產品的質量和用法之后,再根據自己的需求購買。

  “中國游客已經是專業的買家了,我們的生意也不好做了,哈哈。”在布里斯班郊區小鎮牛津上經營天然opal澳泊寶石紀念品商店的店員尼克說,由于澳泊寶石比較貴重,中國游客幾乎只看不買。“寶石很貴,我又不懂,沒有專業的了解,還是不要買。”廣州游客張女士解釋說。拒當水魚的中國游客還會格外留意中國制造,“千里迢迢帶made in China禮物回去,怎么好意思送出手。”張女士補充說。

  在英國曼徹斯特的老特拉福德球場紀念商店,兩位中國年輕游客身上也體現了國人購物從“紀念”到“體驗”的轉變。兩名年輕人因為熱愛足球而參加了旅行社專門面向球迷的高端定制團(類似的定制團以英國為例,6~12天的行程價格約3萬人民幣,除其他觀光活動以外,球迷可以選擇到倫敦、利物浦、曼徹斯特等城市觀看英超、英足總杯、歐冠聯賽的任一場比賽),他們買下了從頭到腳的裝備,球衣、球褲、球襪、鞋子、帽子、圍巾等一應俱全,僅一件球衣就花費近100英鎊。他們告訴記者:“購買這些絕不僅僅是為了當紀念品,而是一種對足球的熱愛與體驗。”

  “出國變得很容易,購物日趨便利,大家因此越來越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從前一味地從眾搶購紀念品,會買來一堆自己不需要的東西,現在大家考慮得更多的是從購物中獲得什么不同的旅行體驗。”南湖國旅的一名導游如是說。

  英國購物商場打出“新年快樂”的節日祝福。(劉麗娜 攝)

  外國優先考慮“便利中國游客”

  人數眾多、購買力強大,使得中國游客成為全球旅游市場“爭搶”的“香餑餑”。為吸引和留住中國游客,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零售業已在摩拳擦掌,使出渾身解數。

  便利1.調整開店時間

  在法國,星期天工人不上班、商店不營業的傳統已有100多年歷史。然而,中國游客的超強購買力讓法國人重新思考周日營業的問題。2014年12月10日,法國經濟部長馬克隆向國會提交了一個法案,其中一條建議是解除周日購物限令,以便中國游客購物。法國總理瓦爾斯對此表示支持,他說,“不希望數百萬名前往巴黎的旅客,尤其是中國旅客于星期天離開巴黎前往倫敦購物”。倫敦的哈羅德百貨周六、周日照常營業,中國人最愛去的比斯特購物村周末還延長到晚上8時才關門。

  在日本,以前商場在晚上8:30左右就進入打烊時間,但現在東京等地的一部分店鋪甚至實現了24小時營業,讓中國游客們可以白天觀光、晚上購物兩不誤。

  便利2.營造中國氣氛

  巴黎著名的“老佛爺”百貨公司成立了中國部,每年春節期間,商場里里外外打扮得“紅紅火火”,專為中國游客增開服務窗口。美國著名的梅西百貨為了迎接中國顧客,曾在春節期間破天荒地進行舞龍舞獅表演,如今這已成為梅西百貨春節的保留節目。

  除用中國元素吸引中國人外,各國商場還向中國人推出專屬折扣。在英國比斯特購物村,記者拿到了中國旅游團專屬的VIP卡,購買正價物品可以享受9折優惠。剛走進英國希斯羅國際機場,記者就收到了一個印著“新年快樂”的紅包,里面放著兩張用中文書寫的免稅店打折券。

  便利3.刷銀聯卡可打折

  不管是在時尚浪漫之都紐約、巴黎,還是在東方神秘古國尼泊爾,手持一張銀聯卡,幾乎可以在街上任何一臺ATM機上提款。除了提款功能之外,在一些亞洲國家和地區,銀聯卡的刷卡功能已經完勝萬事達和Visa等國際卡組織,成為排名第一的外國銀行卡品牌。

  在歐美國家,銀聯卡能在八成以上商戶消費,幾乎涵蓋所有游客購物目的地。記者觀察到,除了購物地點,一些景點的禮品購物中心也可以使用銀聯卡。像英國牛津大學附近的商店就在門口打出“銀聯”的廣告牌。營業員告訴記者,“到牛津的中國游客很多,他們都想帶些有牛津標志的紀念品回去,有些客人買很多,用現金支付沒有刷銀聯卡方便。”

  在日韓,銀聯卡更是異常受歡迎,不少商家都打出“歡迎使用銀聯卡”的中文橫幅:免除所有貨幣轉換費,額外打9.5折或發放等額購物優惠券——銀聯卡已無異于一張“打折卡”。而在越南僻靜的海邊小城市芽莊,超市里甚至有專門的銀聯卡通道。

  便利4.全程中文導購

  各國百貨商場、機場免稅店、電器商城、化妝專柜隨處可見可以說流利中文的導購和中文指示牌。

  在英國比斯特購物村,某本土品牌折扣店在比斯特購物村里最受中國人歡迎。每個周末,該店有數十名全職、兼職導購為客人服務,其中就包括近10名中國導購。除了巴寶莉、古奇等國人熟悉的一線品牌有中國導購外,國人不熟悉的中檔國際品牌折扣店里也有中文服務。杭州人小蕭在Coccinelle折扣店工作,她告訴記者:“因為中國客人太多了,比斯特幾乎每家品牌店都至少有一名會講中文的導購。”

  上月剛從韓國旅游回來的趙小姐也告訴記者:“我單身出行,不懂韓語,英語也不溜,但在韓國購物幾無障礙。”在首爾最繁華的明洞樂天免稅總店,每層樓都有漢語翻譯。此外,在小吃廣場、酒店,甚至著名的烤肉店,也專門配有會說漢語的員工。

  便利5.代客送貨、提前網購

  為了方便中國人購物,英國比斯特購物村許多商家推出了支付寶退稅服務。告知店員支付寶賬號,店員就會為顧客準備適用于支付寶的退稅單。“支付寶退稅無需手續費,還直接人民幣到賬。”使用過該服務的游客王小姐說。

  此外,不少游客“血拼”完不想拎著大包小包回酒店,而是想去其他地方繼續購物或觀光,于是,代客送貨的服務便應運而生。巴黎的百貨商場大多都提供送貨至市內酒店的服務;如果達到一定金額,夏威夷和關島的DFS免稅店更會派專車接送客人;芝加哥的奧特萊斯也可以幫游客托運到機場;韓國東大門的商戶甚至提供國際快遞服務。

  隨著在線購物越來越流行,為了節省游客的購物時間,很多免稅商店都開通了網上直購、當地提貨的服務。不少中國游客在去目的國之前,就已經在官網上下單買好,到達當地或機場就能提貨回國。

  服務細致的日本商家更是貼心——百貨公司高島屋在旗艦店設置中國游客專用休息室,提供免費飲料;西武百貨首次在各樓層設置“歡迎光臨”購物角,為中國游客進行“私人訂制”;堂吉訶德在所有店鋪覆蓋免費WIFI,讓喜歡隨時上網的中國游客第一時間與國內的親朋好友分享。(記者王希怡、李明波、趙海建、蔣林、劉漢振、邢磊參與調查采訪)

 駐穗領事點評

  中國出境游剛起步

  世界各地特別是東南亞的中國游客潮,很像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日本游客潮,這也說明中國正在興起旅游熱,如今中國游客的消費力很強。從長遠看,中國游客出國游還處于起步階段,不同的文化風俗自然產生行為的差異和溝通的誤解。比如說,馬來西亞人說話聲音小,而中國人說話聲音相對較大。我相信再過幾年,隨著更多中國游客“走出去”,中國游客形象會得到改變。對馬來西亞來說,眾多的華人社區與中國游客還是不一樣,我們可以從不同的文化中學習。(記者 王希怡、蔣林)

  可提升對

  印度的探索

  印度駐廣州總領事

  高志遠

  到印度的中國游客近年來開始增加,目前每年約有20萬中國游客前往印度。數據顯示,中國游客在印度停留的平均時間只有4天,對印度的深入了解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中國游客赴印的一個重要趨勢是,很多中國游客赴印沉淀自我,尋求心靈自由。從政府層面來說,2015年是“中國訪問印度年”,2016年是“印度訪問中國年”,通過訪問和旅游加深民間信任的空間巨大。(記者 溫俊華、陳周)

  赴韓主力

  是年輕女性

  韓國旅游發展局廣州辦事處局長 郭尚燮

  10年前,中國游客多為40歲左右的中年男性,帶著家屬到韓國旅游,他們是中國先富起來的一批人。如今,數據顯示,喜歡到韓國旅游的中國游客以來自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居多(60%~70%),而且80%左右為年輕女性。中國的年輕女性追求韓流時尚,前往韓國購物,探尋電視劇文化,購買美容產品等。(記者 溫俊華、鄭佳文)

  南湖國旅

  “金導”點評

  主持:羅彪

  從業10年

  參與對話:譚春勇、彭昊、黃卓研、譚建發

  入鄉隨俗最關鍵

  旅行是“再教育過程”

  選擇自由行的中國游客,一般都是有經驗的旅游者,他們會提前了解文化差異;而參團游客往往是旅游上的“菜鳥”,確實較易出現不文明的行為。當然,團隊游也有優勢,更容易產生集體榮譽感,整個團隊會覺得自己代表的是中國人的整體形象。

  對于如何遵守旅游目的國的文化習俗, 我們有自己的小訣竅:首先就是反復灌輸“入鄉隨俗”,至少要充分了解當地的文化風俗。“游團宣導會”則是必然一環。出境游之前,我們會開一個詳細的說明會,介紹當地風俗和注意事項。而當問題出現后,尊重或照顧游客面子的勸阻則最有效。由于我們中國人好面子,不能當面讓客人下不來臺。比如,有游客大聲喧囂,把他拉到一邊,悄悄告知、溫和委婉,自然不會有抵觸。

  除了旅游團的提醒,媒體報道、公益廣告也對游客有引導作用,這些都有利于防止游客和當地人發生沖突。比如,之前有中國游客在埃及文物上刻名字,媒體曝光后受到廣泛批評,如此一來其他中國游客再到埃及,估計就不會重蹈覆轍。

  出國旅行,也是一個“再教育的過程”。隨著國人出國機會的增加,很多人會注意自身的問題,比如為何他國的街道那么干凈。通過自省,中國游客的行為舉止自然提升,整體表現出來的素質也會日趨文明。(特派澳大利亞記者 陳周 整理)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 廣州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慈溪市| 涿鹿县| 舟曲县| 巴中市| 神木县| 宁武县| 吉木萨尔县| 荔波县| 礼泉县| 武隆县| 格尔木市| 秭归县| 郧西县| 依安县| 合肥市| 旌德县| 永吉县| 汪清县| 青阳县| 西林县| 万州区| 万安县| 镇赉县| 宽城| 沈丘县| 大埔县| 定远县| 平泉县| 青海省| 宁武县| 临泉县| 莱芜市| 岫岩| 钟山县| 泾源县| 北票市| 沅江市| 丁青县| 朝阳区| 佳木斯市| 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