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防打車軟件支付被不法分子“盯梢”
摘要:原標題:謹防打車軟件支付被不法分子“盯梢” 時下,“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等各種打車軟件在各大城市悄然流行,它們以其快捷、準確、經
原標題:謹防打車軟件支付被不法分子“盯梢”
時下,“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等各種打車軟件在各大城市悄然流行,它們以其快捷、準確、經濟的特點頗受人們歡迎。然而,由于“滴滴”、“快的”打車軟件依附于智能手機,通過捆綁銀行卡實施即時支付,并且涉及人群更為廣泛,逐漸成為不法分子入侵的新目標。
筆者發現,引發違法犯罪原因有兩個。一方面,大量資金流向“新興銀行”。表面上看,打車軟件并不是賺錢工具,它僅僅是培養用戶手機支付手段的一個載體,讓用戶習慣手機支付系統并最終信任離不開這個支付系統,培養用戶支付習慣和拓展資源市場,就好像當初培養用戶由現金支付轉變為銀行卡、信用卡支付一樣的道理。但當你習慣并信任之后,為了使用方便,你的部分存款就會流向所對應的“新興銀行”里,加之此類新興銀行承諾提供高于普通銀行的收益,使得原先不使用網絡支付平臺的群體紛紛效仿開通網絡支付功能,參與使用網絡支付平臺人群得以迅速擴增。另一方面,手機支付模式簡單。現有銀行卡在與手機綁定后,支付平臺往往提供快捷支付模式,更有甚者(如支付寶)提供小額交易一鍵通,即不需輸入密碼,只要持有于銀行卡綁定的手機號后即可用于支付結算,這往往在手機丟失后會給所綁定銀行卡安全帶來重大隱患。
據警方介紹,此類案件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段包括:一是通過盜竊手機或補辦手機卡獲取受害人與銀行卡綁定手機的驗證碼,從而更改支付密碼進行犯罪活動。二是犯罪嫌疑人將病毒木馬偽裝成知名手機軟件發送至被害人智能手機上,通過誘騙用戶下載等方式傳播。一旦感染,便會監聽鍵盤記錄或攔截網絡數據包,攔截手機瀏覽器,在執行支付操作時從中竊取用戶的支付賬戶密碼,對手機用戶所屬銀行卡安全造成極大傷害。此外,當事人在注銷自己手機號碼時沒有注銷曾經綁定的銀行卡、信用卡、支付寶等電子金融業務,新的號碼使用者仍被默認為原電子金融業務的用戶,通過手機號,新用戶可以實現更改密碼、網購、轉賬等操作,使當事人遭受財產損失。
對此,筆者提出如下防范建議,一是在使用電子支付平臺時要特別加強安全意識,不要輕易透露自己的銀行賬戶和密碼以及手機支付密碼,更不要把錢轉到陌生人指定的賬戶上。二是在注銷或停止使用手機卡號時務必注銷與相關金融電子產品的關聯;在出售或外借手機時務必清理其中個人隱私內容,特別是常用的銀行賬號和密碼。三是建議電信運營商對手機支付平臺加強監管完善,及時堵住系統安全漏洞。四是大力宣傳引導廣大用戶提高安全保密意識,盡量安裝專業手機軟件,不要點擊不安全鏈接。建議在與“快的”、“滴滴”軟件捆綁的銀行卡賬戶上盡量不要有大額存款,堵住法律漏洞和監管空白,消除潛在法律風險,讓其健康、合理、有序地生長。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人民郵電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