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世界10大文化遺產背后的故事
摘要: 波托西(Potosi)玻利維亞(Bolivia) 印度的瓜爾巴(Gualpa )居民于1545年到達塞羅里科山 (Cerro Rico ),在其山腳下發現了銀礦石,之后前來尋寶的人越來越多,在玻
波托西(Potosi)玻利維亞(Bolivia) 印度的瓜爾巴(Gualpa )居民于1545年到達塞羅里科山 (Cerro Rico ),在其山腳下發現了銀礦石,之后前來尋寶的人越來越多,在玻利維亞的波托西鎮定居,居民約3000人。65年之后,人口增加到16萬,其中大部分為外來移民。由于本土人民的勤勞建設,波托西鎮迅速發展起來,但是危險卻連連不斷,每年都有1.35萬人在銀礦山中消失。當土著居民奮起反抗時,數以千計的非洲奴隸被送往大西洋對岸,填補勞務空缺,持續工作40天才能得到一次輪換的休息,每日的生活昏天暗地。波托西以300年的時間,1百萬人的生命為代價開采了近6.2萬噸的銀礦,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富有且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今天,仍有很多不合法的小型礦場在此地進行非法開采銀礦,死傷無數,以生命的代價闡釋了那句“人為財死”。該城市的座右銘是“我是富足的波托西,我是萬山之王,我是萬王之首。” 世界教科文組織對其進行評價:該地的原始生產鏈條被完整的保存了下來,大壩、溝渠、磨房、和窯爐均完好無損,而這些也保證了波托西在現代銀礦業中不可動搖的杰出地位。
埃格(Aigai)維爾吉納(Vergina) 希臘(Greece) 1997年,馬其頓國王菲利普二世的陵墓在其原首都埃格發現,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發現之一,埃格也從此文明于世界。埃格原本是個小村莊,位于希臘北部。公元前338年,菲利普二世通過“分而治之”的政策征服了希臘。再早10年,亞歷山大三世邀請亞里士多德前往此地為其當導師。然而,在馬其頓國的鼎盛時期,菲利普二世在埃格戲劇院被身邊的侍衛刺殺,他的死將23歲的亞歷山大提前推上了王位。10年之后,亞歷山大征服了當時的大半個世界,勢力一直拓展到了俄羅斯大草原、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為自己贏得了世代相傳的亞歷山大帝的稱號,希臘化時代也由此開始。 今天的維爾吉納,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地點大多是宮殿和墓地,有的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紀。
馬察達(Masada) 以色列(Israel) 死海上升400米,切成一個荒涼的高原,導致馬察達形成一片廢墟。馬察達在現代希伯來語中的含義為堡壘,是希律王于公元前37到31世紀所建,用來抵御外侵的猶太王國,包括號稱無堅不摧的對手埃及艷后。一個世紀之后,在猶太和羅馬的第一次戰爭中,猶太人從圍攻中逃離,前往耶路撒冷避難。被稱為極端狂熱分子的匕首黨,煽動叛亂,趕走入侵的羅馬人,將其從朱迪亞趕出。雖然古羅馬軍隊在城內建立了一個113米的軍事城堡,但仍被匕首黨領袖逼得集體自殺。待羅馬軍隊被破之時,城內僅剩下7個幸存者,其余960人全部變成了尸體。 目前,這些崎嶇的天然屏障已經被踏破,取而代之的是彎彎曲曲的“蛇形路線”,但作為游客的你不必擔心,方便快捷的纜車隨處可見,助你輕松到達山頂。
威滕伯格(Wittenberg)路德紀念館(德國) 在基督教歷史中,最下流的索權方式就是馬丁 路德(Martin Luther)的95條綸綱,由此激起了1517年的宗教改革。路德宗教改革將教會分成兩部分,突破了原有宗教的限制。在威滕伯格古老的奧古斯丁修道院內曾流行著一個關于宗教改革的笑話,有人將這次改革稱為“共同沐浴”,暗喻驕奢淫逸的羅馬帝國的動搖,一度改變了歐洲的歷史。想要前來旅行的游客可以根據路德的舊居(自1883年起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宗教改革博物館)自行推測這段故事的真假性。
秦始皇陵(中國) 公元前221到公元前207年,千古一帝秦始皇統一中國。今天,考古學家在始皇陵內發現了8000個陶制兵馬俑,中國著名歷史學家司馬遷親筆記錄了其背后的故事。其中,有這樣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秦始皇動員70萬工人修建闊達20平方英里(約合52平方千米公里)的始皇陵,現僅有10%被挖出。陵墓內灌入了很多水銀,用以象征中國的山川大河。更讓人吃驚的是,修建始皇陵的工匠們大多被圍死在墓內,以防皇陵的地點被泄露。雖然秦始皇的陵墓地點現已向游客公開,坐落在驪山北部的山腳下,西安城東北部的35公里處。
海底國家歷史公園 1804年1月1日,法國海島殖民地 圣多明各(Saint-Dominique )宣布獨立,改名為海地共和國。經過15年的戰爭,海地作為第一個建立在奴隸起義基礎上的民族國家打敗英國、法國和西班牙三個殖民強國,宣告成立。大約三年之后,該國被叛軍中尉亞歷山大 佩蒂翁(Alexandre Petion)和 亨利 克里斯多夫(Henri Christophe)分裂,各自為王。佩蒂翁憑借壓榨莊園主和工人得來的錢在北部790米的高峰上修建了拉菲利埃城堡和無憂宮,之后這些工程成為了美國最有利的防御工事,也成為了歐洲最輝煌的宮殿。而亨利到了1820年才開始實行統治,面對疾病和政變,他無奈選擇了用子彈結束自己的生命。 1982年,該防御工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今天海地最重要的旅游景點之一。
藍毗尼(Lumbini) 釋迦牟尼出生地(尼泊爾) 藍毗尼是佛祖悉達多 喬達摩 王子(Prince Siddhartha Gautama)的出生地。據悉,釋迦摩尼出生時十分平靜,他的母親摩耶夫人在回家路上的一棵婆羅樹旁將其生下。300年后,印度王將此地奉為宗教圣地,令嗜血的軍閥重新向善。今天,藍毗尼成為一個流行的佛教朝圣地,安靜漂亮的瑪雅德維廟也成為佛教考古的必經之地。
阿波美王宮(Royal Palaces of Abomey)貝寧(Benin) 阿波美王宮是一個擁有12個兩層建筑樓的建筑群,每層樓上都裝飾著簡單而又美麗的雕刻。貝寧曾是達荷美共和國的首都,17世紀初,達荷美國王在競爭對手的陵墓之上修建了阿波美王宮,以此來紀念自己的勝利。據悉,宮內住著一個單身女侍衛,捍衛著阿波美王宮,成為史上第一個亞馬遜女戰士。之后,此地訓練了6000個女童兵,誓死保護阿波美王宮,直到1894年,貝寧淪為法國殖民地。
家牛碎頭崖(Head Smashed in Buffalo Jump)(加拿大) 在加拿大阿爾伯塔西南部的豪豬山上有一個深不到10米的懸崖壁,更深處發現了一根長達12米的水牛骨。這證明6000年前土著的黑腳部落曾在此進行過狩獵演習,他們身穿狼皮嚇唬水牛,將其趕到懸崖盡頭,然后將其捕獲。就這樣很多動物被迫跳崖,該部落也因此輕松地獲得了所需的食物。傳說,一個年輕的黑腳獵人想要到崖下看看墜落的水牛,但是不料被崖下的數十只動物圍攻,將他的頭咬下,從此該懸崖被命名為碎頭崖,198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今天,前來游玩的參觀者能夠在此發現很多的原著民營和大量的水牛骨架。
阿格拉堡(Agra Fort)(印度) 阿格拉堡是蒙兀兒帝國國王阿克巴大帝的掌權地,見證了其為印度拓展疆土的全過程,同時也促進了印度宗教的進步。1558年,阿克巴雇傭4000名工人重新修筑防御工事,8年后將其改變成利維坦紅色巖灘。今天這個搖搖欲墜的城堡,連同精致的大理石宮殿一起成為泰姬陵腳下一景。阿巴克的孫子沙賈汗(Shah Jahan)修建了舉世聞名的泰姬陵,用以紀念自己難產的妻子,但不久后便被自己的兒子囚禁,死后也被埋進了泰姬陵。
圖集詳情
當世界教科文組織于1976年公布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當時既無可以攝像的手機,也無廉價的機票,除了環保人士、富豪和無謂的旅行者可以到這些具有標志性的名勝古跡和風景地游玩一番,其他人不敢妄想涉足。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月3日報道,世界教科文組織于去年確定了第1000個世界文化遺址,而狂愛自拍的旅行者們早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前往拍照留念。即使你不喜歡自拍也無妨,只要你對奇異的歷史感興趣,對迷人的景色有期待,那就背包出發,讓我們一起來游覽一下以下10大世界文化遺產地吧。(實習編譯:任艷陽 審稿:李宗澤)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環球網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