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藝術品首次大規模亮相中國
摘要:原標題:波蘭藝術品首次 大規模亮相中國 2月7日至5月10日,“來自肖邦故鄉的珍寶:15至20世紀的波蘭藝術”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本次展覽從華沙國家博物館帶來
原標題:波蘭藝術品首次 大規模亮相中國
2月7日至5月10日,“來自肖邦故鄉的珍寶:15至20世紀的波蘭藝術”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本次展覽從華沙國家博物館帶來了近350件藝術品,涵蓋15至20世紀的繪畫、雕塑、裝飾藝術和工藝美術品等門類,其中既有華沙國家博物館的館藏,也包括波蘭其他幾家大型博物館和機構的收藏,這是波蘭藝術在中國的首次大規模亮相,這些展品也反映著波蘭的歷史和燦爛文化。
對于波蘭,除了家喻戶曉的肖邦的音樂外,大多數中國觀眾并不熟悉,此次展覽按時間順序分成六個單元:
“中世紀藝術”單元呈現15世紀的宗教藝術品,如祭壇繪畫和雕塑,金匠制作的精美的儀式物品以及神職人員所穿的華美法衣;
“傳統波蘭藝術”單元則展現16~18世紀“薩爾馬提亞”時代為皇宮和貴族服務的藝術,最具代表性的是“薩爾馬提亞肖像畫”。其中,棺材肖像畫是早期肖像畫的一個特殊變種,幾乎只見于波蘭,它與那時廣泛流行于波蘭的喪葬習俗密切相關。肖像畫和古典的波蘭服飾、品類繁多的手工藝品、裝飾精美的武器以及高水平的紀念章和袖珍畫共同構筑了傳統波蘭藝術這道亮麗的風景線;
“波蘭衰落和喪失獨立時期的藝術”單元展現18世紀末波蘭被瓜分時期的藝術作品。波蘭國力衰落之時,藝術卻迎來了一段時期的發展,這得益于波蘭末代國王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波尼亞托夫斯基對宮廷內外藝術的大力支持:建立了現代藝術機構,如國家博物館和美術學院,同時還吸引了一批杰出的海外藝術家。最著名的海外藝術家是波蘭化的意大利人馬切洛·巴恰雷利,他為波蘭王宮創作了一系列有關波蘭歷史題材的大幅畫作;
“被壓迫時期的‘國家精神’藝術”單元展現19世紀處于政治壓迫之下的波蘭藝術的非凡創造力。國家獨立地位的喪失對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藝術的功能、贊助人和觀眾都發生了改變。新觀眾們對于國家的過去、自然風光、歷史遺跡以及民間風俗很感興趣,這些需求帶來了歷史畫、風景畫、肖像畫以及風俗畫的繁榮;
“‘青年波蘭’時期藝術”單元表現19至20世紀之交“年輕”和“新穎”的波蘭藝術。這一時期也是波蘭繪畫的“黃金時期”。當時繪畫作品的一大特色就是與詩歌和音樂聯系緊密,比如彩色玻璃窗《天父——創世》、亞采克·馬爾徹夫斯基的《死亡》。
“現代藝術”部分中,觀眾將欣賞到20世紀以來波蘭藝術的蓬勃發展,尤其是享譽世界的“波蘭招貼學派”的招貼畫作品。波蘭招貼畫是一種“可塑性強”且具有高度綜合性的藝術形式,以非常規的構思和聯想、簡潔明快的藝術形式以及濃烈鮮艷的色彩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如博萊斯瓦夫·茨畢斯的《春》、塔德烏什·坎特的《雨傘與隱形人3》。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廣州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