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銘記:這些地方以楊靖宇名字命名
摘要:紀念民族英雄楊靖宇誕辰110周年 □晚報記者 李楊/整理 楊靖宇殉國地紀念塔 楊靖宇將軍殉國地 靖宇陵園在我國,絕大部分市縣的名稱都是以山川地勢、古代方國、歷史典故命名
紀念民族英雄楊靖宇誕辰110周年
□晚報記者 李楊/整理
楊靖宇殉國地紀念塔
楊靖宇將軍殉國地
靖宇陵園
在我國,絕大部分市縣的名稱都是以山川地勢、古代方國、歷史典故命名的。20世紀40年代,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結束之后,中國地圖上出現了幾個以抗日將領的名字命名的縣,如吉林省白山市下轄縣靖宇縣等。
在東北,為了紀念抗日聯軍總司令、民族英雄楊靖宇,建設了楊靖宇將軍紀念館、靖宇陵園,命名了靖宇大街……
抗戰的硝煙早已散盡,歷史的思考卻不能停止。希望這些以楊靖宇名字命名的地方,能讓大家記住那些為捍衛民族尊嚴、維護世界和平而拋頭顱、灑熱血的先輩們!
靖宇縣
靖宇縣是吉林省白山市下轄縣,位于吉林省東南部,白山市北部,長白山西麓,松花江上游左岸。東臨撫松縣,南接江源區,西靠輝南縣,北連樺甸市。總面積3094.4平方千米。截至2010年,總人口13.16萬人,境內有10個少數民族。截至2013年,靖宇縣下轄7個鎮、1個鄉。
靖宇縣原名濛江縣。1946年為紀念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民族英雄楊靖宇殉難而改名為靖宇縣。2013年,靖宇縣生產總值實現66億元,比2012年增長10%。 2000年7月31日,靖宇縣被國家命名為“中國長白山靖宇礦泉城”。
在我國,絕大部分市縣的名稱都是以山川地勢,古代方國,歷史典故命名的。20世紀40年代,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結束之后,中國地圖上出現了幾個以抗日將領的名字命名的縣。楊靖宇犧牲后,將軍壯烈殉國的蒙江縣正式改名為靖宇縣。楊靖宇的名字永遠留在了他為之戰斗的南滿大地上。
楊靖宇將軍紀念館
楊靖宇將軍紀念館坐落在吉林省靖宇縣城靖宇大街南側。1962年由靖宇縣人民政府在原縣博物館基礎上改建,面積150平方米。1979年10月擴建至537平方米。1983年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準,在原基礎上重新籌建,1986年竣工,面積1200平方米,系吉林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
紀念館具有中華民族傳統的建筑風格,為鋼筋水泥、磚石結構的4層樓房。紀念館設3個展覽廳,并設有觀眾電視廳和錄像室。以陳列“楊靖宇將軍戰斗的一生”為主,同時設專室陳列其親密戰友、當年抗聯一路軍部分將領的英雄事跡。現珍藏的文物資料2400余件和來自國內外知名人士的留言題詞,為研究東北抗聯斗爭史提供了寶貴資料。
楊靖宇殉國地紀念塔
楊靖宇殉國地紀念塔位于吉林省靖宇縣惡河南岸。為紀念楊靖宇將軍,1962年5月靖宇縣人民在此建立了木質紀念碑,1965年建立鋼筋水泥紀念塔。1978年由縣人民政府組織重新籌建,1980年2月23日落成,占地400 平方米。吉林省暨靖宇縣在此召開了萬人紀念大會,隆重紀念楊靖宇將軍殉國40周年。
紀念塔系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由塔基、塔身、塔頂3部分組成,通高15米。塔身呈四方形體,鋼筋水泥結構。塔基分2層,每層設5步臺階,四周附設鋼管扶欄。塔身長10米,代表靖宇縣10萬人民的意愿和敬仰。塔外基周長19.40米,寓意楊靖宇殉國時間是1940年。第一層石基正面石柱高1.905米,寓意他出生時間為1905年;背面石柱高1.927米,寓意他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第二層基座高1.932米,寓意他擔任中共滿州省軍委代理書記和到南滿開展抗日武裝斗爭的時間為1932 年。塔身高15米,寓意他從1925年加入共青團至1940年殉國為人民艱苦奮斗15年。塔頂部高3.5米,寓意他終年35歲。頂端鑲著鐵制紅五星,象征黨的哺育。塔正面刻有朱德題詞“人民英雄楊靖宇同志永垂不朽”。
靖宇陵園
靖宇陵園坐落在通化市渾江東岸樹木蔥郁的山崗上,是為紀念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而修建的,為第一批中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
陵園內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米,占地約20000平方米,由靈堂、靈墓和陳列室等部分組成。從山底下經過一段靜謐的小路,可直抵陵園門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鋼筋拱形門梁上的“靖宇陵園”四個醒目大字。春夏之交,陵園內,蒼松翠柏,郁郁蔥蔥,丁香簇簇,幽香飄溢。
陵園建筑物,全是宮殿式的,黃釉屋瓦,紅柱雕檐,精巧別致,莊嚴肅穆。陵園正中,是一座靖宇將軍的高大戎裝銅像,雄偉威武,昂首藍天。靈堂正中,懸掛著朱德同志“人民英雄楊靖宇同志永垂不朽”的題詞。中央大廳陳放著楊靖宇同志的半身塑像。1958年2月23日,在這里隆重舉行了楊靖宇公祭安葬大會。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送了花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領袖金日成也送了花圈。
靈堂后面高高的圓形的陵墓安葬著烈士的遺骨。兩側陳列室展出了烈士青少年時期和革命生涯中的遺物和在抗日戰爭中抗擊日本侵略者的艱苦歲月里的一些用品以及戰利品等。
靖宇大街
靖宇大街是哈爾濱最早的大街,原來叫道外正陽大街,正陽大街位于道外區東北起二十道街濱江公園,西南至景陽街西門臉。該路全長2 190米,車行道9~11米,瀝青路面,人行道3~4米,步道板鋪裝。從1899年哈爾濱設治建城起,至今已有105年的歷史,是條名符其實的老街,因為在哈爾濱設治和中東鐵路工程局規劃城市市政建設之前,這里已經形成了以傅家甸西門臉至十四道街為中軸的街基干道痕跡,這里當時是滿、漢旗民聚居、經商的地方,也是重要的交通集散之地。
哈爾濱市解放后,1949年7月7日,原松江省政府主席馮仲云在慶祝抗戰勝利九周年大會上提議,將抗聯英雄楊靖宇曾經戰斗和工作過的道外正陽大街改為靖宇大街,后來又將道外公園(原濱江公園)更名為靖宇公園,將原正陽小學校更名為靖宇小學。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