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是家國情懷
摘要: 作者: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 陳來 對鄉愁要有一個恰當的理解,就必須放在中國文化的家國情懷中來看,中國文化中家、鄉、國三者是一體相通的。所以這個鄉愁它是下有根基
作者: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 陳來
對鄉愁要有一個恰當的理解,就必須放在中國文化的家國情懷中來看,中國文化中家、鄉、國三者是一體相通的。所以這個鄉愁它是下有根基、上有境界的,從下面來講它的根基就是“親情”,表面上看鄉愁只是對故土的鄉情,其實中國文化的鄉情的下面有一個更基本的親情作為它的支撐。親情是一種珍貴的情感,鄉情的基礎是親情,它的價值是永恒的。從鄉愁往上,這個鄉情還可以擴大,擴大到家國的情懷,正像余光中的詩《鄉愁》一樣,它可以連通對國家的情感。所以對鄉愁的認識,要有一種廣闊、普遍的視野。從文化哲學意義上來理解,鄉愁是歸屬感的一種表現,同時是一種根源意識的體現,也是對這個歸屬和根源的一種親和感,這種歸屬感是人的民族文化認同的基礎。所以我們應該將鄉愁放大并升華,把它的普遍的意義挖掘出來,這樣才能把這個片子真正的文化意義更普遍的呈現出來。
片子里面講中國農耕文化,很強調它是一種“耕讀文化”,至少一千多年以來“耕讀傳家”是我們村落文化里面共有的傳統。我們中華文明的村落里面,一方面有和耕地的農業生產聯系的世界觀、價值觀,可以由“耕”來代表。另外一個方面有和整個民族文化成果交融的方面,如“仁義禮智信”這些價值并不是農民創造的,但在我們的村落文化中處處都能看到它們的影響,這就是中華文化價值觀的大眾化、通俗化表現。
責任編輯:ldm
(原標題:《光明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