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文:大家常說家常話
摘要:一些人認為,大家所思所言都是“高大上”,一般人難以望其項背。但據個人觀察,其實大家常說家常話。對家常話,一些“學問家”經常不屑一顧。他們往往
一些人認為,大家所思所言都是“高大上”,一般人難以望其項背。但據個人觀察,其實大家常說家常話。
對家常話,一些“學問家”經常不屑一顧。他們往往把簡單問題搞復雜,似乎事情說得越玄,學問就做得越深,最后誰也沒弄懂,惟有自己懂。那種學問實在是“高”,最終只能束之高閣。而真正的大家,源于實踐,融入群眾,接著地氣,善于把復雜問題搞簡單。再深刻復雜的道理,大家也能用家常話說出來,讓人一聽就懂、入腦入心,一懂就服、口服心服。比如,毛澤東同志說,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敵人的人搞得少少的。什么是軍事?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又如,鄧小平同志說,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是硬道理;不改革開放死路一條。這些全是家常話。群眾喜歡的家常話常常蘊涵著智慧、真理。
大家說的家常話,亦非白話、俗話。沒有一番真功夫,講不好家常話。很多大家為了講好家常話,都下了“白天走干講、晚上讀寫想”的苦功夫。
白天走干講,即走下去、干起來、講出水平。走,即如毛澤東同志在《反對本本主義》一文中說的,“邁開你的兩腳,到你的工作范圍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學個孔夫子的‘每事問’”。走,不僅要邁開雙腳,還要開動腦筋,不能走馬觀花,“葫蘆掉進井里,還是在水上漂著”。干,就是先干一步,率先垂范,以上率下。講,就是向群眾講解和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動員、組織群眾。能不能講、會不會講,往往體現領導干部的水平。一名合格的領導干部,總不應該是與新社會群體說話,說不上去;與困難群眾說話,說不下去;與青年學生說話,說不進去;與老同志說話,給頂了回去。
晚上讀寫想,即耐心讀、勤于寫、創造性地想。一個人再忙,睡前總能擠出1個小時讀點書。關鍵是耐得住寂寞、穩得住心神,便可進入一個美妙的世界,從讀書中獲得心靈的充實和內心的愉悅。寫,是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的創造性腦力勞動過程。讀書是學習,摘抄是整理,寫作是創造。鄧小平同志講過:“用筆領導是領導的主要方法,這是毛主席告訴我們的。凡不會寫的要學會寫,能寫而不精的要慢慢地精。”想,即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朱熹說:“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這些都表明思考的重要性。
讀寫想是坐而思,走干講是起而行。白天光陰似金,最宜多走多干多講;夜晚沉寂幽靜,更適勤讀勤寫勤想。堅持走干講,才能讀得透、寫得深、想得遠;不懈讀寫想,才能走得實、干得好、講得準,才能進入“大家常說家常話”的境界。
近日,第四批全國干部學習培訓教材出版發行。習近平同志親自為之作序,強調“好學才能上進,好學才有本領。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各級領導干部要勤于學、敏于思,堅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以學益智,以學修身,以學增才”。學習,是我們黨不斷發展壯大的奧秘所在。在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中不乏大家,他們勤學深思、融會貫通、博采眾長,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在突出矛盾的破解中、在與群眾一起摸爬滾打中不斷學習、提高本領。他們的話,群眾愛聽、信服,乃至一呼百應。他們的言行,深刻體現了“大家常說家常話”的樸素道理。
(作者為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第一副院長)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人民網-人民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