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在越南受歡迎
摘要: 新華網河內3月15日專電(記者 章建華 閆建華 樂艷娜)吳花:“這部小說太好看了??吹臅r候我哭了很多次。” 晶晶:“我看了小說,又看電視劇,看
新華網河內3月15日專電(記者 章建華 閆建華 樂艷娜)吳花:“這部小說太好看了??吹臅r候我哭了很多次。”
晶晶:“我看了小說,又看電視劇,看完電視劇又再看小說。看了很多小說,但都沒有像這部這樣讓我糾結,讓我思考。”
這是兩位越南網友在談論中國網絡小說《步步驚心》。中國網絡文學作品如《盜墓筆記》《鬼吹燈》等也頗受越南網友喜歡。
近些年來,“晉江文學城”和“榕樹下”等中國網絡文學網站成了一些越南文學愛好者的關注熱點。他們關注自己喜愛的中國文學作品更新:不懂中文沒關系,用翻譯器;用翻譯器看得云里霧里也沒關系,先知道個大概,等通中文的“好事者”翻譯的越文版。
中國網絡文學在越南的熱度如何,到書店里看一看就能知道。記者日前來到河內的圖書街丁禮街,在滿街的書店里很容易就找到了中國人熟悉的封面形象:三國劉關張,魯迅筆下的阿Q,莫言筆下的山東農村,以及當代網絡文學里的仙俠鬼怪和言情宮廷等。
在一家叫“黃”的書店里,一個兩米長的書架上擺滿了三排中國網絡小說。“它們非常好賣,”店員阿成對記者說,“《盜墓筆記》比較有意思,老人和年輕人都買。”
“好賣的”文字版網絡小說以言情小說為主。正在書店里挑書的河內大學學生阿靈對記者說:“我喜歡讀這些現代中國言情小說,因為它們用很生活化的語言來講述浪漫故事。”
據統計,從2009年到2013年的5年間,越南翻譯出版中國圖書841種,其中翻譯自中國網絡文學的品種占73%。相較于異軍突起的網絡文學,中國傳統文學作品在越南的銷售也不錯。
“《水滸傳》《三國演義》的銷售一直很好。顧客有年輕人也有老人,他們喜歡這些中國古典名著,因為他們喜歡書里的英雄傳奇,”阿成對記者說,“有些老人買這些書,是因為他們以前讀過,現在想收集起來,豐富家里的書架。”
中國武俠小說在越南也有眾多擁躉,書店有個角落擺的全是梁羽生、金庸和古龍的小說。“我喜歡讀金庸的武俠小說,因為我喜歡里面的俠義和武打情節,”一名二三十歲、看起來像公司職員的男性顧客對記者說。
如今在越南,時不時可以看到一些家庭敬奉有忠義勇武的“武圣”關羽和出將入相的“智圣”諸葛亮;在一些寺院里,可以看到孫悟空、紅孩兒雕像;根據中國古典“四大名著”改編的電視劇在熱播。尤其《三國演義》中的一些典故,已融入越南百姓日常的話語體系,比如形容一個人有預見,就說他“說話像諸葛亮”,形容一個人好猜疑,就說他是“多疑曹操”。
同時,在現代和當代中國文學家中,莫言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在越南的知名度看漲,魯迅則有至少兩篇作品入選越南中學課本——《阿Q正傳》和《藥》。
“莫言和魯迅的書銷量比較穩定,他們的書不像那些言情小說,只在剛出版時熱一陣就過了。在我這里,魯迅、莫言和古典名著的讀者群廣泛,言情小說就小年輕們喜歡,”“黃”店老板對記者說。
對于中國文學在越南受歡迎的原因,有分析人士認為,首先,中越兩國在歷史上同氣連枝。其次,兩國青年擁有相近的文化傳承,類似的傳統價值觀念表現在網絡文學里,肯定能引起共鳴。比如,類似盜墓、宮斗和穿越題材網絡小說,如果源自美歐,就很難對越南讀者形成吸引力。
此外,兩國在近現代走過了類似的歷程。對于年輕人來說,兩國年輕人的祖輩和父輩有著相近的話語體系,諸如“統購統銷”、“家庭聯產承包”和“新農村建設”乃至“計劃生育”等都是兩國百姓不陌生的詞匯。
在當代,兩國都經歷了類似的社會經濟生活巨變。兩國中青年一代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或奮發向上抑或不知所措的情感經歷,也都是身處其他社會的人群所難以言喻的??梢?,中越兩國的歷史淵源和現實環境促成了兩國讀者的心靈相通。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