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首次揭秘月球雨海北部地質特征
摘要:原標題:“玉兔”首次揭秘月球雨海北部地質特征中國地質大學教授肖龍團隊和澳門科技大學、中科院電子所、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等單位合作,3月13日在《科學》雜志刊發
中國地質大學教授肖龍團隊和澳門科技大學、中科院電子所、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等單位合作,3月13日在《科學》雜志刊發了嫦娥三號探月工程最新探測成果。該成果首次揭示了雨海北部地區的地質特征及其淺表層的地質結構,對于探索月球巖漿演化歷史和后期改造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嫦娥三號著陸在一個直徑約為450米的年輕的撞擊坑邊緣,月球車“玉兔”在這個撞擊坑的濺射毯上行走了約114米,獲得了沿途高分辨率的影像和雷達探測數據。形貌分析和解譯表明,這個直徑為450米的撞擊坑形成于哥白尼紀。在該撞擊坑很多大的石塊中,距離“玉兔”行走路線最近的“龍巖”長約4米,高約1.5米,表面顯示粗粒結構,可能是由粗粒的斜長石和/或輝石、橄欖石等礦物(集合體)構成,與地球上的輝長巖較為相似,而顯著不同于以往阿波羅采集到的月海玄武巖樣品。
測月雷達對次表層深達近400米的地下結構進行了探測,共識別出7個主要地質界面。綜合區域地質分析,該文首次揭示了雨海紀(39億~32億年)和埃拉托欣紀(32億~15億年)多次玄武巖及火山碎屑巖對雨海的充填事件以及多個火山事件間隔期形成的月壤層等。成果顯示,雨海經歷的火山事件和撞擊改造及空間風化事件異常復雜,需要重新思考月球的火山地質與熱演化歷史。(魯偉 徐燕 黃俊)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中國科學報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