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文化 鄉土文化 老照片

第四批“河南老字號”開評

2015-03-18 11:18 來源:大河網 責任編輯:xmx
發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原標題:第四批"河南老字號"開評 如何傳承保護成關注話題【編者按】 歷史風云際會,個人命運沉浮。 歷史是道長河的話,國家的風云際會就是長河中的波浪水花,太多的人

原標題:第四批"河南老字號"開評 如何傳承保護成關注話題

【編者按】

    歷史風云際會,個人命運沉浮。

    歷史是道長河的話,國家的風云際會就是長河中的波浪水花,太多的人和事都會經受不起波浪敲打,但也有些東西會以標簽式的形態存在,比如名字,比如物件。

    近日,省商務廳啟動第四批“河南老字號”申報工作,內容可以是產品、技藝或服務,不過條件之一是這些東西在1966年(含)前就存在。

    這項工作讓人想起了百年中國商業史。用今天的眼光看,入選老字號或者參評老字號的,都算是數百年中國商業和手工業競爭中留下的極品,各自經歷了時代考驗而生命不息。

    如何更好地保護和傳承老字號,成為許多人關注的話題。

    人靠衣裝馬靠鞍,古老的東西要靠名號叫翻天。

    這不,自本月初省商務廳向全省企業發出申報“河南老字號”動員令后,關于老字號、關于企業傳承的話題,一下子成了河南眾多有點年頭企業的關注點。

    老字號對于企業,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老字號之于河南,又意味著什么?且聽河南商報記者給你兜兜底。

    老字號

    一個地方的文化符號和標志

    提起老字號,人們最先想到的是這個老字號在哪座城市,比如北京民謠唱的“頭戴‘馬聚源’,腳踩‘內聯升’,身穿‘瑞蚨祥’,腰纏‘四大恒’”,這都是北京城的老字號,深深根植在老北京人的生活里。

    河南歷史悠久,也有一大批老字號存在于各個城市,比如開封“第一樓”、洛陽“真不同”、鄭州“合記”等。

    這里得先分清兩個概念:一個是“河南老字號”,一個是“中華老字號”,它們都是老字號。根據省商務廳統計,目前河南擁有的“中華老字號”有22家,“河南老字號”有86家。

    此次省商務廳開評第四批“河南老字號”,面向的是河南那些能夠傳承的獨特產品、技藝或服務,且它們在1966年(含)以前就存在于社會經濟生活。進入“河南老字號”梯隊,下一步才可能進入國家的“中華老字號”梯隊,國家層面的老字號要求“品牌創立于1956年(含)以前”。

    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宋向清說,老字號是我國商業及手工業在數百年競爭中留下的極品,而“中華老字號”是中華民族商業之魂,每一個老字號都經歷了極其艱苦的傳承才最終在地方或在全國統領一行,它們可謂國民經濟發展的“活化石”。

    換句話說,老字號發展到今天,其意義已經超出經濟領域,成了一個地方的文化符號和標志,是當地民眾的一種生活方式和精神寄托。

    數量

    老字號中飲食占了一半以上

    河南是華夏文化發源地之一,有開封、洛陽、鄭州、安陽等古都,這里孕育了一大批至今流傳的老字號。

    大象出版社出版的《河南老字號》中,共收錄116家“河南老字號”,食品餐飲有62家,占半壁江山,如合記燴面、洛陽“真不同”。按地域分,洛陽和開封轄地擁有老字號數量最多,這也與這兩個城市的歷史地位相符。

    開封作為宋都,富麗甲天下,至民國時期,開封長期為河南首府或省會,名流商賈云集,涌現很多大商家。

    據“老開封”孫潤田先生整理,開封共有老字號300多家,但生存下來的只有30余家。至今經營良好的像第一樓包子、又一新飯莊等,歷經公私合營、股份制改造,隨著鄭汴一體化和開封旅游業的發展,又迎來新機遇。

    洛陽歷史同樣“根深葉茂”。而鄭州作為河南新的省會城市,孕育了新的商業繁榮。

    像老北京一樣,這些老字號也給河南人生活刻下了深深的印痕。“第一樓的包子、王大昌的茶,包耀記的糕點、張麻子的刀剪”,這些順口溜是老字號影響開封人生活的最佳明證;“照相到艷芳,做衣到大昌”,是老鄭州人關于老字號的記憶。

    入圍

    河南“中華老字號”多與飲食有關

    如果從歷史深處把那些在中原大地上曾熠熠生輝的老字號全部打撈上來,恐怕難以計數,僅開封一地,能叫上名字的老字號就有數百個。

    由于過去幾十年中全國各地對老字號的認定標準不一,2006年商務部發文重新認定“中華老字號”,包括河南在內的各地依據商務部認定標準,啟動地方老字號認定工作。

    自此,商務系統推出的老字號名單成為“中華老字號”和各地老字號的權威名單。到目前為止,商務部已經認定了兩批“中華老字號”,河南認定了三批“河南老字號”。也許“吃穿住行”中吃在首位,與人的關系最密切。根據這些名單,入圍“中華老字號”的“河南老字號”共22家,其中有17家與飲食有關。

    “鄭州的‘中華老字號’有三家,合記燴面、精華眼鏡和馬豫興童子雞;鄭州的‘河南老字號’有八家,如葛記燜餅、老蔡記等。”鄭州市商務局商貿處李士民說。

    洛陽入此名單的企業最多,開封入圍企業也是三家。

    感受

    每一個老字號都有一段曲折往事

    有了老字號和民眾生活、城市文化割舍不斷的聯系,社會各界對它們的關注日益加深。

    省商務廳商務處一負責人說,希望企業踴躍申報,為將來有一天申報“中華老字號”做好準備,也為企業品牌延續打好基礎。“傳承到今天的老字號都是值得珍惜的,我們要加大對它們的保護。”

    這番話背后,是訴說不盡的老字號命運沉浮故事。每一個老字號都有一段曲折往事,感受著社會變遷的溫度。

    宋向清的研究表明,辛亥革命后,民營企業在晚清初步發展基礎上得以延續,老字號大量出現,新中國成立前大概有16000家,新中國成立后至改革開放之前保留下來的有1萬余家,目前僅有2000余家,這里面已經得到商務部認定的有1000余家。

    2007年商務部編纂的《中國品牌發展報告》顯示,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擁有“中華老字號”1萬多家;到1990年原國內貿易部認定“中華老字號”時,數量已減少到1600多家;而到2006年商務部重新認定時,第一批“中華老字號”的數量僅剩下434家。

    目前對河南各地而言,更多老字號進入了“河南老字號”名單,或者處于正在被“打撈”的路上。(記者 王向前 實習生 劉晨陽)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大河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东县| 米林县| 科技| 乌兰察布市| 南丰县| 历史| 怀集县| 禹州市| 保康县| 开江县| 托克逊县| 仁怀市| 武功县| 班玛县| 香格里拉县| 晴隆县| 高台县| 六枝特区| 佛山市| 临泉县| 阜阳市| 财经| 老河口市| 慈溪市| 武功县| 青田县| 扶绥县| 开原市| 宜章县| 双辽市| 凤凰县| 白银市| 广安市| 赞皇县| 汝南县| 灌阳县| 六枝特区| 哈巴河县| 新乐市| 尼勒克县| 故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