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
首頁 文化 鄉(xiāng)土文化 老照片

兵馬俑坑首次發(fā)現最完整弓弩

2015-03-20 17:21 來源:華商報 責任編輯:xmx
發(fā)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駐馬店手機報》,每天1毛錢,無GPRS流量費。

摘要:原標題:兵馬俑坑首次發(fā)現最完整弓弩(圖)  秦兵馬俑一號坑發(fā)現最完整弓弩  弓弩復原圖,劃紅圈部位就是檠  2000多年前,戰(zhàn)國七雄爭霸,當時最先進的冷兵器莫過于弓弩

原標題:兵馬俑坑首次發(fā)現最完整弓弩(圖)

  秦兵馬俑一號坑發(fā)現最完整弓弩

  弓弩復原圖,劃紅圈部位就是檠

  2000多年前,戰(zhàn)國七雄爭霸,當時最先進的冷兵器莫過于弓弩。在秦兵馬俑坑的考古發(fā)掘中,也多次出現過上百件弓弩。但近日,令考古專家興奮的是,一件保存最為完整的弓弩破土而出,尤其是弓弩上“檠”的發(fā)現,以前只見諸史書,現在終于出現了實物,更是破解了歷史謎團。

  >>有啥特殊

  弩機是青銅所做 弓弦弓背等輪廓鮮明

  2009年,秦陵博物院開始對秦兵馬俑一號坑進行第三次發(fā)掘,每次成果的出現,都備受關注。近日,又一重大成果出現——最完整的弓弩亮相。

  秦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fā)掘考古領隊申茂盛告訴華商報記者,此次發(fā)現的弓弩是前幾天剛清理出來的,位于一件陶俑的身上,應該是供該陶俑使用。他說,現已發(fā)現上百件弓弩,但這件保存最為完好,弓弦、弓背、弩機等均輪廓鮮明、保存較好。其中,弓背彎曲長度145厘米,弓弦長度130厘米左右,弓弦的直徑0.8厘米,表面光滑圓潤,非編織物。據推測,弓弦的材質可能是動物的筋。其中弩機是青銅所做,目前還埋在土里未清理完。

  下一步,他們還將繼續(xù)對弓弩進行一點一滴的清理。考古人員根據出土的弓弩,繪制出弓弩的復原圖,可以一睹弓弩的模樣。

  >>另有驚喜

  傳說中的﹃檠﹄也首現真身它能保護弓弩不變形

  除發(fā)現最為完整的弓弩外,申茂盛說,價值最大的就是首次明確了弓弩上的“檠”(qíng),“檠”以前只在史書上記載過,從來沒有明確過其實物到底是啥。而此次檠的發(fā)現,對研究當時弓弩的保護、運輸等都有很大作用。

  申茂盛說,在以往的考古發(fā)掘中,弓弩常有發(fā)現,但對其結構的認識,眾說紛紜,尤其是“檠”的作用,有學者認為“檠”是弩的輔助桿,但這樣會把弓弩固定死,后來這種說法就不成立了,也有人說是“韜”(裝弓弩的袋子)的撐木,但是韜比弓弩大很多,檠的作用不應該與韜有關。但檠到底是何作用,在學術界一直是個謎團。

  申茂盛告訴華商報記者,此次他們工作做得特別細致,在對弓弩進行清理時,驚喜地在每根檠木上都發(fā)現了三個等距離小孔,直徑在0.6厘米,小孔應該是用來穿繩子的,這樣檠的作用也就解開了。申茂盛說,打仗時弓弩是張開的,而在平時不用時,如果保護不好,弓弩則容易變形,會影響威力,而檠則起到保護弓弩的作用。不使用弓弩時,通過這三個小孔用繩將檠與弓綁縛在一起,再用一個短的撐木支撐,形成三角形,將弓固定,使弓在松弛的狀態(tài)下不變形。

  在打仗時,則把檠取下來。類似于現代人對皮鞋的保護,不用時在鞋子里放入鞋模,保持鞋子不變形。也就是說,秦代武士作戰(zhàn)時,需要將弓弩上的“檠”取下來,彎弓射箭;平時則用“檠”將弓固定,防止變形。運輸時,也用檠固定,方便運輸。

  申茂盛說,此次發(fā)現也證實了古代對檠作用的描述,比如:《說文》:檠,榜也。……弛弓防損傷,以竹若木輔于里繩約之。朱熹《集傳》:“以竹為閉,而以繩約之于弛弓之里,檠弓體使正也。”《淮南子·脩務》曰“需弓待檠而后能調”,第一次明確了檠木的使用方法和弓弩的保存方法。

  >>能射多遠

  強弩最遠能射七八百米 是AK47有效射程的兩倍

  據專家介紹,弓弩很早就發(fā)明了,戰(zhàn)國時期廣泛運用于軍事。弓弩與弓箭相比,可以分解發(fā)射,先把弓弦拉到弩機上,之后再進行發(fā)射,這樣就提高了準確性。

  在張藝謀的電影《英雄》中,有一個場景令人印象深刻,弓弩手拉弦、上箭、射擊,之后密集的箭雨灑向沖鋒的敵人,敵人紛紛倒地的同時,秦軍中的步兵和車兵開始沖鋒,就是依靠著這樣的戰(zhàn)術,在兵馬俑一號坑中,弓弩手一般分布在最外側,充當先鋒。

  據介紹,當時的弓弩也分很多種,按照張弓方式,弓弩分為三種:蹶張(手足并用張弦),腰引(身體平坐地上,弓弩放平,雙腳蹬弓干,腰上掛鉤鉤弦,靠腰和手足三種合力拉弦),擎張(主要是靠人的手力和臂力開弓)。

    弓弩在軍事上的使用開始于春秋時期,楚國最先使用,射程是由弓的張力確定的,弓的張力是指把弓弦拉鉤到弓弩弩機的牙上所需要的力。那么,在一號坑發(fā)現的百余件弓弩都屬于哪種呢?申茂盛說,目前發(fā)現的弓弩大致都差不多,但是哪種張弓方式,目前還不清楚。

  當時的弓弩射程有多遠?秦俑博物館原館長、“秦俑之父”袁仲一曾告訴華商報記者,有的強弩最遠能射七八百米。弱弩有效射程一般在百米左右。目前在兵馬俑坑發(fā)現的只有這一種,但具體是哪一種弩目前還不清楚。史書上記載秦朝有連排弩,但是目前還沒有發(fā)現。袁仲一說,是不是強弩,主要看弓背的硬度,硬度越大射程越遠。至于秦國弓弩是否在當時最先進,袁仲一說,當時各國的弓弩都差不多,秦國的勝利主要還是在于作戰(zhàn)勇猛。

  據專家介紹,強弩射程800米,是蘇制AK47步槍400米左右的有效射程的兩倍。考古專家介紹,將來根據對弓弩的考古發(fā)現,復原出接近真實的秦代弓弩,可以根據機械運動學以及機械設計原理推算出弓箭的射程,這樣就能對當時弓弩的射程等作出正確的評估。(周艷濤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華商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點贊

  • 高興

  • 羨慕

  • 憤怒

  • 震驚

  • 難過

  • 流淚

  • 無奈

  • 槍稿

  • 標題黨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南县| 松桃| 库车县| 朝阳市| 吉木萨尔县| 女性| 都昌县| 衡阳县| 巴塘县| 晋宁县| 略阳县| 大方县| 广元市| 郴州市| 余姚市| 青岛市| 苗栗市| 化隆| 云南省| 蕲春县| 镇远县| 新安县| 普兰店市| 外汇| 神农架林区| 利辛县| 四平市| 南充市| 丰台区| 乐陵市| 清水县| 定襄县| 武汉市| 攀枝花市| 阳江市| 当阳市| 恩施市| 开江县| 泌阳县| 沾化县| 辉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