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破解清東陵選址真相
摘要: 原標題: 專家破解清東陵選址真相 駁“順治帝扔扳指選址”說 新華網石家莊3月22日專電(記者 王民、曹國廠)清政府為何選址河北遵化作為陵寢所在地、將現
原標題: 專家破解清東陵選址真相 駁“順治帝扔扳指選址”說
新華網石家莊3月22日專電(記者 王民、曹國廠)清政府為何選址河北遵化作為陵寢所在地、將現在興隆縣劃為“后龍風水”禁地?對于這個疑問,答案歷來不一。在21日舉辦的河北興隆縣“后龍風水”開禁百年研討會上,清東陵博物館副館長李寅根據多年研究認為,清東陵選址真相是繼承了明朝“衣缽”。
李寅介紹說,對于為何清東陵選址遵化,大致有“順治皇帝親選”“皇帝與王宮大臣、風水師共同選定”等流傳甚廣的說法。其中,“順治皇帝扔扳指選址”說最引人入勝。據《遵化縣志》記載,一次,順治帝狩獵來至鳳臺嶺,見山川秀麗,說:“此山王氣蔥郁,可為朕壽宮”,隨手扔出一射箭用的扳指,以扳指落地之處定為穴位。
但是據明末清初史學家查繼佐所著明代史事紀傳體史書《罪惟錄》(又名《明書》)記載,“崇禎初年,遍求天壽無吉壤,至十三年,始召劉誠意孔昭(劉伯溫后裔)及張真人甲,協視地,得薊州鳳臺山,云地善而難得治陵起工之吉,吉在甲申以后,不及事。”
李寅說,這段史料表明,現清東陵所在地是明朝崇禎皇帝命人為自己選定的陵址。但尚未開建,1644年清兵入關,崇禎吊死在歪脖樹上,不但江山易主,其選擇的陵址也拱手讓給清王朝。史料中記載的鳳臺山即鳳臺嶺,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修建清東陵時,改名為現在的昌瑞山。
據介紹,清東陵陵區以昌瑞山為界,分“前圈”和“后龍”兩部分。其中,位于遵化馬蘭峪的清東陵“前圈”面積達48平方公里,興隆縣2400多平方公里土地被劃為“后龍風水”禁地,禁地內開割三條火道,埋設大量紅、白、青木樁。到民國4年(1915年)3月,由于財政無力支付封禁費用,“后龍風水”禁地開禁,至今已有百年。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