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劇經典《花為媒》全國青年人才培訓班開班
摘要: 中國評劇院將于3月25日至4月19日期間舉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評劇經典保留劇目《花為媒》青年人才培訓班。該項目獲得了國家藝術基金的大力支持,將有效傳承和發展評劇
中國評劇院將于3月25日至4月19日期間舉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評劇經典保留劇目《花為媒》青年人才培訓班。該項目獲得了國家藝術基金的大力支持,將有效傳承和發展評劇經典保留劇目《花為媒》及新派藝術。未來,中國評劇院將以“全國評劇青年人才培養”為抓手,搭平臺、創品牌、聚名家、重傳承、推新人、謀發展,積極發揮全國評劇院團的引航者作用,引導更多的觀眾關注評劇藝術以及民族傳統文化,助推評劇事業的發展。
《花為媒》作為中國評劇的經典保留劇目之一,不僅是中國評劇院的看家戲,在整個評劇界乃至戲曲界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該劇由評劇創始人成兆才先生根據《聊齋》改編而成,一百多年來,經過幾代評劇名伶的演唱流傳至今。1961年,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新派創始人新鳳霞先生在博采姐妹劇種表演之長、虛心學習各種唱法的基礎上推陳出新,使得傳統評劇《花為媒》成為了中國評劇新派藝術的經典之作,從而將新派藝術推向了高峰。1963年,中國評劇院將該劇拍成戲曲電影并在全國包括香港地區、東南亞各國放映,新派藝術再一次風靡全國和東南亞地區。全國各地的評劇女演員紛紛涌向中國評劇院學習,評劇新派藝術得到了空前的發揚和傳播。2013年,中國評劇院推出評劇精粹版《花為媒》,在現有舞臺版本的基礎上,吸收了電影版的精華,將二者完美整合,充分提升了該劇的藝術品質和觀賞性。改版后的《花為媒》由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谷文月先生領銜主演,并以此參加了由北京市委宣傳部主辦的”戲曲大師金秋演出季”專場演出,該劇一經推出即受到專家和觀眾的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堪稱保留劇目傳承之范本。
據悉,此次將有來自全國10個評劇院團、45名具有一定專業基礎和舞臺實踐經驗的中青年演員、演奏員在中國評劇院展開為期26天的學習。中國評劇院將以專家授課、成熟演員現場指導排練、成果演出展示、組織觀摩、專家講評等形式進行集中培訓,提高青年學員的業務水平,為經典劇目《花為媒》和新派藝術的傳承積極儲備優秀藝術人才,使之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此次培訓班匯集了強大的藝術顧問團體和師資力量。將聘請著名評劇導演張瑋、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張德福、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谷文月、著名評劇音樂創腔設計劉文田、評劇名家剛立民擔任藝術指導,由李金銘、王麗京、王平、茹桂林、李妮、杜志剛、張劍冰、楊杰等劇院藝術骨干擔任授課指導老師。
中國評劇院作為文化部評選的全國地方戲重點院團、全國地方戲院團中唯一帶“國”字頭劇院,將積極發揮引航者作用,帶領全國各評劇院團共同完成傳承和發揚評劇事業的使命。此次培訓將引導評劇從業者加強對經典保留劇目和對流派藝術的重視,使優秀經典傳統劇目永煥光彩。
開辦此次評劇《花為媒》青年人才培訓班將對于評劇事業的傳承與發展產生深遠意義。此次培訓將有助于挖掘和培養優秀青年藝術人才、打造青年領軍人物,對評劇經典劇目及流派的薪火相傳起到助推作用。屆時,國家藝術基金、北京市文化局以及各評劇院團相關領導將受邀參加開班儀式。
責任編輯:lyp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