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道國與漢縣陽安
摘要:□ 趙新春在駐馬店市驛城區古城鄉古城村西北,有一片高出周圍的臺地,這里就是春秋時期道國的都城,也是漢代陽安縣的縣治。由于年代久遠,如今這片曾經煊赫一時的土地,除了
□ 趙新春
在駐馬店市驛城區古城鄉古城村西北,有一片高出周圍的臺地,這里就是春秋時期道國的都城,也是漢代陽安縣的縣治。由于年代久遠,如今這片曾經煊赫一時的土地,除了地勢略高,已經與周圍的曠野沒有什么不同。
春秋時期的道國管理著包括現在汝南縣西部、確山縣北部和驛城區所屬大部分土地。作為周朝封國,道國封于何時?史書沒有明確記載。據宋朝鄭樵《通志·氏族志》記載,道國為姬姓侯國,雖然也是周朝國姓侯國,但道國事實上并不風光。當初被封于古城,一方面是為了牽制附近異姓諸侯,充當周王室的情報站;另一方面是為了“屏藩周室”,作為防御南方楚國的戰略緩沖。小國大責任,顯然讓小小的道國力不從心。為了存在,道國只能通過與附近侯國政治聯姻或強國結盟的方式茍延殘喘。《左傳·僖公五年》說,公元前655年“楚斗谷於菟滅弦,弦子奔黃。于是江、黃、道、柏方睦于齊,皆弦姻也”。因為都是弦國的聯姻國家,楚國滅了弦國,道國這些淮水小國便集體加入了對抗強楚的齊國聯盟。背靠強齊,雖然一度避免了楚國的滋擾,但是齊桓公死后,齊國內亂勢弱,沒有了齊國保護的道國不久便被楚國遷到楚國境內。公元前529年“靈王遷許、胡、沈、道、房、申于荊焉”,雖然平王即位后 “而皆復之”,道國得以遷回原地復國,但已成為楚國的附庸,最終在公元前500年左右,被楚昭王所滅。因為不忘故國,姬姓道國的子孫便改為道姓,位于古城的道國就此成為了姬姓道氏子孫的牽掛,古老的道城化作了歷史深處的一聲嘆息。
經歷了春秋戰國的紛亂戰火,公元前223年,道國的國土隨著楚國的滅亡又成為了秦始皇大秦帝國的土地。秦朝時這里屬于潁川郡,漢朝在此設汝南郡屬陽安縣,并三度成為陽安侯國。
西漢成帝綏和二年,即公元前7年5月,道國這片土地上迎來了第一位陽安侯——漢哀帝的舅舅丁明。在外甥在位期間,這位丁侯爺享盡了榮華富貴,但是隨著外甥皇帝的去世,在平帝元始元年,也就是公元后首個紀年公元1年,丁明被秉政的王莽以莫須有罪名殺害,身死爵廢,陽安恢復為縣。
春秋時期道國土地上迎來第二位陽安侯是在公元41年(漢光武帝建武十七年),他就是光武帝廢皇后郭圣通的弟弟郭況。雖然同樣是皇親國戚,郭況與丁明的際遇卻大不相同。郭況被封陽安侯時,他的姐姐郭皇后已經被廢,外甥劉強的皇太子地位也岌岌可危,但皇室對郭況恩寵卻沒有減弱。所以后人猜測,這可能是劉秀對郭圣通被廢的補償——既然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再給你皇后的恩寵,便要用百倍的補償給你的親人和孩子。就在郭皇后被廢的當年,身無寸功的“郭況徙封大國,為陽安侯”。《后漢書》說,此后“帝數幸其第……賞賜金錢縑帛,豐盛莫比,京師號況家為金穴”。《拾遺錄》說:“洛陽多錢郭氏室,夜月晝星富難匹。”
被封陽安縣的第三位侯爺,是東漢開國重臣鄧禹的曾孫鄧珍。元初四年(公元117年),鄧珍被封陽安,食邑三千五百戶。
兩漢時期,道國土地上的陽安沒有封侯的時候是一個汝南郡的普通小縣,但在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朝廷“分汝南二縣(指朗陵、陽安),以通為陽安都尉”。都尉本名郡尉,是輔佐郡守掌全郡軍事的官員,漢景帝時改稱都尉。兩漢時代,有的郡不置太守而單置都尉,都尉是事實上的第一長官,以李通為都尉的陽安就是單置都尉的郡級行政區劃。而之所以這樣設置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李通在陽安“錄戶調”,即征集賦稅、糧食、布帛。這也說明當時的陽安在汝南諸縣中,經濟應該相當發達。雖然“錄戶調”這事兒最終被朗陵長趙儼以“善為國者藏之于民”而勸止,但在公元200年(建安五年)曹操與袁紹官渡相持階段,陽安郡在曹操管轄的豫州各郡大都反叛的情況下,仍然隨曹卻穩固了曹操的后方。戰后不久,李通升任汝南太守,陽安都尉重新并入汝南為縣。
史書記載,劉備曾短暫做過豫州牧,汝南有劉備點將臺等劉備活動過的遺跡,因此后人根據《三國演義》關羽千里走單騎的情節,認為關羽揮刀斬蔡陽的故事就發生在陽安。明朝時就在古城道國遺址上建起了三義廟,祭祀劉關張。然而正如確山知縣張登第在《重修三義廟碑記》中所說:“委巷之言,雖無稽校,然赤壁荊襄俱崇廟貌,況朗陵當燕楚之沖而昭烈為豫州牧。圣帝羈足于許,或亦躍馬提刀當日馳驅之地與?”人們俱崇英雄,事之有無倒變得并不重要了。
陽安縣從漢初劉邦設置到北齊被廢,前后存在700多年,加上道國的歷史,這里也是一座千年古城。而道國的史跡僅見于《左傳》的點滴記載,陽安縣吏的故事也僅見于三國魏國人周斐編撰的《汝南先賢傳》的一段文字:“陽安令趙規與朗陵太守黃萌爭水,規割指詛曰:‘隨血所流入陽安界。’萌忿,殺規。小吏王朔復刺殺萌,朗陵官屬又殺朔。民於京山上為朔作祠壇,每水旱輒往祈禱。”朗陵不是郡,不可能有太守;京山在湖北,也不可能有那么遠的地方在其上建祠。雖然因為原書散佚,這段文字在后世引用中多有錯訛,但它還是能讓我們看到,在道國、在陽安的歷史上不乏有護佑子民,不惜流血的好官循吏,透過歷史的塵埃,在他們身上依然散發著造福一方的擔當和堅持正義的光芒。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