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更應該重視社會責任
摘要:□ 王 禁汽車企業要有社會責任,要有超越把利潤作為唯一目標的傳統理念,企業的社會責任不全是在災難之后或特定時間的捐贈,它要在生產過程中對人的價值進行關注,強調對環
□ 王 禁
汽車企業要有社會責任,要有超越把利潤作為唯一目標的傳統理念,企業的社會責任不全是在災難之后或特定時間的捐贈,它要在生產過程中對人的價值進行關注,強調對環境、消費者、社會的貢獻。
長期從事企業社會責任(以下簡稱CSR)工作的大眾中國副總裁楊美虹早在2009年就提過,因為汽車產品本身就是污染源,所以大眾有開發更環保動力系統和環保教育的義務;也因為汽車本身就是事故源,所以大眾出資拍攝《大眾安全路》宣傳道路交通安全。
從2012年開始,楊美虹專職負責大眾企業社會責任部,大眾又將重心放在了兒童道路安全和乘車安全的宣傳教育上。2014年廣州車展上,大眾宣布投入5000萬元支持提升兒童安全意識、投入災后重建、支持青少年足球運動、加強教育合作等領域工作。
當然,與每年在華賺取的利潤相比,大眾投入5000萬元做公益的決定似乎有點遲。反倒是在華銷量并不靠前的捷豹路虎在2014年5月份宣布3年內投入5000萬元設立“捷豹路虎中國青少年夢想基金”,令人意外。該基金專注于國內青少年兒童的成長與發展,立足快樂體育、交通安全、人才培養、社會關愛等四大領域。
在我們的自主品牌當中也有重視CSR工作的車企,比如吉利2013年CSR指數在自主品牌中排名第一。吉利多年來在教育、慈善捐助、文化贊助方面建樹頗多。但總體而言,自主品牌在CSR上做得并不夠,主要還是國內車企與國外車企在此問題上有認識的差距,另外就是自身能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
早些年,一些自主品牌為了打“價格戰”,拼命壓榨零部件供應商的供貨價格,甚至于不惜犧牲產品質量,贏得了汽車銷量短期的提升,卻輸掉了品牌的社會責任感。在一些自主車企內部,長期以來重廣告宣傳、輕社會公益,認為企業賺錢才是終究目標、創造就業崗位就算社會責任。
楊美虹曾經講過“企業社會責任和核心競爭力的關系”:企業社會責任只有和企業核心競爭力融入一起,這個企業核心競爭力才能夠得到大的提升。只有企業得到了良性的運營和發展,才有能力去長期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的各種承諾。
當前,國內不少自主品牌車企還屬于投入期,盈利能力并不強,但完全可以量力而行,持續、有的放矢地做一些CSR項目,在日積月累中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提升口碑,盡到一個“社會公民”應盡的社會責任。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