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侵略者鐵蹄下的中國藏書命運
摘要:原標題:侵略者鐵蹄下的中國藏書 抗日戰爭的那幾年,無數公私藏書都沒有幸免于難,有的被焚燒,有的被毀壞,有的被掠奪。這些藏書也和它們的祖國一樣,遭遇了滅絕人性的
原標題:侵略者鐵蹄下的中國藏書
抗日戰爭的那幾年,無數公私藏書都沒有幸免于難,有的被焚燒,有的被毀壞,有的被掠奪。這些藏書也和它們的祖國一樣,遭遇了滅絕人性的“三光政策”。它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見證了日寇的獸性和貪婪。
1937年12月,日寇占領南京后,在進行野蠻屠殺的同時,也在進行著大規模的文化掠奪。88萬多冊中華文化典籍,就這樣落入了日寇的獸口,這些藏書都被劫到日本國內,有據可查的就有23675種,其中掠奪的私人藏書就達到18315種,至今還有168箱數目不明,日寇搜刮的中國藏書從此也可見一斑了。
其實,日寇對中國藏書犯下的罪行何止這些,僅日機對南京的多次轟炸中,就讓中央圖書館、中央大學圖書館的圖書損失慘重,各地日機轟炸時毀壞的公私藏書,更是不計其數了。1937年11月6日,日機對沒有軍隊駐扎的石門灣進行轟炸時,讓豐子愷存于緣緣堂的藏書損失殆盡,連他的老師弘一法師剃度前送給他的畫具、畫箱以及早期作品和照片等,都蕩然無存了。
除了公家的藏書被日寇焚燒和掠奪,私人藏書被日寇焚燒和掠奪的也有據可查。故宮博物院院長易培基的宅第被日寇縱火,燒毀書籍207箱,其中有不少是宋元善本和明代刻本;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教授陳中凡藏在“清暉山館”的10萬卷圖書,300幀字畫,在南京淪陷后被搶劫一空;暨南大學教授盧冀野藏書萬余冊,南京淪陷后遭日軍洗劫,無一本幸免;金陵大學教授汪辟疆,在南京曬布廠5號小奢摩館的藏書,多為善本精槧和初刻原版,光是《水經注》各種版本,就有50余種,這些古籍除了主人少量帶在身邊外,十之八九盡被掠去,氣得主人連自己的書齋都改為“損之又損齋”了。
以上被日寇掠走藏書的,只不過是九牛之一毛而已,僅就中央大學教授來說吧,胡小石、吳世昌、歐陽春、戈宗翰……哪位的書籍沒有被日寇搶走或者焚燒過。當然,這樣的事也不僅僅發生在南京,哪里有日寇,哪里就有這樣的野蠻行徑。王統照在青島的書、何之泰在浙江龍游的書、王香平在湖南的書、曹聚仁在上海的書、冰心在北平的書……原滿鐵大連圖書館館員青木實,對當年掠奪中國藏書的親身經歷,四十多年后還記憶猶新。他于1986年8月17日在日本《赤旗報》上撰文回憶說,當年共動用了310輛次卡車,花費一個多月的時間,才把88萬冊圖書全部劫運到日本。其中僅《清朝歷代皇帝實錄》,就有3000多冊,其他著名典籍更是難以統計了。
但愿有朝一日,將這些典籍能夠物歸原主,完璧歸趙。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金融時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